游记|大同市博物馆 雁北地区必逛博物馆

 

博物馆系列第二篇来了~第一篇是湘博,大家可以复习一下(强行提高点击率了)

下面回归正题

山西之行来到雁北地区(今大同市、朔州市),自然要走进博物馆了解前世今生。大同市博物馆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大同市博物馆新馆于2014年12月31日开放,设计布局合理,展览的方式有自己的特色,还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文物留了空隙,展厅不拥挤,并且一走进博物馆就能看到清晰明了的楼层展馆分布图,整体参观体验比山西博物院好很多。

⬆️大同市博物院

(图片来源:大同市博物馆官网)

 

 

雁北地区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会选择在这里南下,自然而然,在这个地区留下的痕迹是非常可考的。

博物馆的展馆分布如下图:

我对魏都平城辽京西京的展厅印象最深。

但在说展厅前,先介绍大同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元代广寒宫影青釉瓷枕

说来惭愧,我好像没看到这件文物,图片是上官网找的。这件展品人物刻画的很精致生动,呈现对称结构,雕饰非常的细致,是瓷枕中的精品。

辽代琉璃棺

(图片来自官网)

这件文物通体黄绿双色釉,雕有菊花、卷云等纹饰,保存完好。

北魏葡萄童子纹鎏金高足铜杯

 

(图片来自官网)

这个杯子的意义在于体现了北魏时期大同与西亚的交通贸易往来。杯子上表现的是伊朗酒神节的相关内容。

北魏石雕帐座

 

(图片来自官网)

这个石雕帐座我还是印象深刻的,因为是一个雕工很精湛的柱础,出土于司马金龙墓。从内到外有连珠、莲花、盘龙、山峦等纹带。

北魏漆屏风画

出土于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画是大同市博物馆一等一的镇馆之宝!原件基本不展出,拍到的是复制品,也是我国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出土时较完整的有五块,遍髹朱漆然后作画,有黄色墨书榜题和题记。屏风两面原皆有画,入葬时朝下的一面腐蚀严重,原貌难辨。屏风上绘有多幅人物故事画,色彩艳丽,线条清晰。漆屏反映了北魏的社会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保存较好的五块看,绘画内容大部分采自汉代刘向《列女传》故事,绘画艺术和油漆工艺都有很高水平,屏风既是魏晋时期漆器珍品,又是北魏绘画史上的佳作。它的发现是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漆画上有大片题刻题榜文字,字体秀丽遒健,用笔和结字已近楷法,是晋隶向唐楷过度的典型,是不可多见的北魏书法真迹。

魏都平城

398年,北魏拓跋鲜卑族迁都平城(今大同),开启了北魏的平城时代。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在平城建都97年。所以说门石窟是云冈石窟的孙子,因为龙门石窟是迁都洛阳后才修建的。

可能有些朋友看过一部电视剧叫《锦绣未央》,里面唐嫣演的冯太后,就是孝文帝的奶奶。冯太后的一生也是极其精彩,这里就不展开支线剧情了,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在第二单元京都平城中,展出了许多人俑,当时的平城人口上百万,商旅云集,是使者络绎的大都市。

蛮有趣的是,当天还遇到了小学生志愿者团队,这可是大年初六呀。讲解得蛮好的,大家也很捧场~光线太暗了好难拍😅见谅......

大同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也留下了许多文物诉说着当年的辉煌。

一进到大同市博物馆,就能看见一辆巨大的牛车,原型就是这辆。

⬆️毡帐

镇墓兽们,下面这个镇墓兽是人面的。

⬆️这也太好笑了

⬆️陶罐的颈口由细逐渐变粗,体现的是游牧民族逐渐向定居转变

⬆️饰品

辽京西京

唐代时,大同被称为云州或云中郡。到了五代时,辽册立后晋石敬瑭为“儿皇帝”,割取“燕云十六州”,大同就在其中。辽、宋和西夏鼎足而峙,大同成为辽之西京。女真金朝代辽,西京依旧;蒙古元朝改为大同路。

辽今大同,边陲重镇,既是战争前沿地带,更是民族交融枢纽。经契丹、女真、蒙古等族相继经营,大同成为中国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重要舞台,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京风貌。

⬆️双鱼纹铜镜 | 镜背采用双鱼纹路,选用了浮雕的工艺方式。双鱼形象生动逼真,宛如两条活鱼形影相随,是金代铜镜代表作。

⬆️元代曲回寺窖藏金饰 | 1982年在曲回寺发现的一批金饰,有金蝴蝶、金蜻蜓、金凤凰、金耳环、金牡丹等。这批金器结构巧、形象美、工艺精,代表了当时金银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双鱼纹铜匜 | 洗手时倒水的用具

⬆️瓦当

诗中吉金 其华灼灼

非常幸运的遇到了这个特展,这是大同市博物馆联合上博展出的重量级青铜器。而且这个特展还不需要另外买门票。👍

下面是博物馆为这个特展写出的介绍:

浑源彝器1923年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李峪村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的总称,由李峪村民高凤章偶然发现,引起村民的哄抢私藏。由于当时适逢战乱,加之文保意识较为淡薄,部分青铜器或散佚海外,或漂泊他乡。解放前夕,文物商贩欲将它们偷运出国,经过上海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竭力争取,部分李峪青铜器得以留在祖国的土地上。岁月沧桑,距离浑源彝器现世已过去90余年。今日,在上海博物馆和大同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努力协作下,我们有幸看到这些生于斯的青铜器重回故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三百余篇,记录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史料价值。“鼐(nài)鼎及鼒(zī),兕(sì)觥(gōng)其觩(qiú)”(《诗经•丝衣》),“於(wū)粲洒扫,陈馈八簋(guǐ)”(《诗经·小雅·伐木》),“卬盛于豆,于豆于登”(《诗经·大雅·生民》),“我心匪鉴(jiàn),不可以茹”(《诗经·邶风·柏舟》)……《诗经》中存在大量关于青铜器的记载为我们了解先秦礼制下的钟鸣鼎食、尊卑有序的社会生活形态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佐证

展览展出东周时期青铜器共计101件/套,包括从上海博物馆遴选的65件/套,大同市博物馆馆藏36件/套,其中不乏声名赫赫之品,如备受青睐的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浑源李峪村出土的牺尊。本次所展青铜器类别涵盖了青铜容器(细分为食器、酒器、水器)、车马器、兵器、乐器等种类,多数为珍贵文物。重要的器物有牺尊、鸟兽龙纹壶、四虎蟠龙纹豆、铸克鼎、杞伯壶、楚大师登钟等。

本展的初衷是将两馆馆藏东周时期青铜器精品与《诗经》相结合,努力为观众还原《诗经》诞生时的民风民俗与时代雄风,勾勒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风貌。更希望通过讲述浑源彝器历经磨难颠沛,最终幸得妥善保管的故事,增强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并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让文化遗产传承不绝。

⬆️牺尊 | 牛背上的三个空穴原来应该有盖,但已经缺失,牛尾也没有了,只留下一个不规则的窟窿。从其特殊的结构分析,它有可能是一件温酒器:牛背上的锅形其可以盛酒,空穴注水装于牛腹用来温酒。此器形态稳重,虽然四足矮短,但牛兽上充满张力的双角、圆瞪的双目保持了真实感。这种器物在青铜器发展中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由于其造型与牺尊近似,而在考古和文献中均未有合适的名称取代,便也沿用旧称把它命名为“牺尊”。这件牺尊的牛鼻上还穿有一环,说明了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使用穿鼻的方法来驯服牛了。

 

⬆️鸟兽龙纹壶 | 仔细看可以发现,上面绘有的小动物非常精细可爱。而从纹饰上看,除了有蟠龙纹外,还有非常显眼的区域性特征。制作的精巧,构思的巧妙,在春秋晚期的青铜器工艺中,可称为代表作品。

 

 

⬅️镶嵌几何纹方壶 | 通体镶嵌红铜和绿松石组成的几何纹饰,线条曲折多变而富有规律,色彩协和而富有对比,具有很强的装饰性,体现出战国晚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高超水准。

⬆️镶嵌龙纹方壶

⬆️四虎蟠龙纹豆

⬆️兽目交连纹簋

⬆️波曲纹鍑

⬆️麟纹瓠壶

⬆️镶嵌羽翅纹扁壶

⬆️镶嵌画像纹壶

⬆️龙纹鼓座

⬆️杞伯壶

总的来说大同市博物馆很精彩,不论是藏品还是整个馆体的设置都让人赏心悦目。在博物馆里见到的大多还是本地人带着孩子来参观,如果朋友们有机会来大同,请一定留出一天时间(挤半天也可以)来大同市博。希望游客们能够走进博物馆,来了解游览地区的前世今生,而不只是在景区之间奔走~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旅游攻略

“邂逅徽州最美油菜花”石潭摄影徒步一日游

2019-3-17 8:26:00

旅游攻略

游记|夜游西安,这座城市显得愈发迷人

2019-3-20 7:59: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这将关闭于 0

在线客服
途川户外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2024-09-20 06:40:34
您好,川西,西藏,青甘大环线,新疆,云南精品小团自驾游报团/拼车/包车/租车/定制旅行等服务产品,全程无购物,无任何套路,随玩随停,沿途旅拍,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