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泉州西街东段,蛇皮走位,了解一下(北面)

这个假期,可以不聚集,但也可以出门遛弯,找个人少的地方,从一个自己待腻的地方到一个别人待腻的地方,体验下“半城烟火半城仙”的泉州小巷生活。

泉州步行街,西街

泉州东街和西街的分界点是钟楼。钟楼是个什么建筑物?

西安的钟楼是重檐复屋攒尖顶的明代建筑物,泉州的钟楼是民国时期的白色建筑物,从外观看,更像一个红绿灯,一不小心有可能错过。

这两座钟楼共同的功能是报时,不同的是西安钟楼上有口大钟,和对面鼓楼上的12面大鼓组成唐代的长安八大景之一的 “晨钟暮鼓”的形式报时;而泉州的钟楼直接在白色的小楼上加装石英钟显示时间,同时具备西安报话大楼的功能。

(是不是很文艺?)

如果与西安的钟楼合影,穿上唐装、汉服更搭,展现的是古典美;如果与泉州的钟楼合影,穿什么style的衣服都行,怎么看都像一个文艺小清新。泉州的钟楼是在1934年设计开建,次年完工的。这是一位留英设计师设计,具有欧洲风格,在新文化运动中主要提倡的是守时。如此一个欧范儿建筑,在被称为“小品文年”设计,不文艺怎么可能?

泉州西街,混搭建筑物,老洋房的舞台

明朝到民国这段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泉州的老一辈们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一批批到南洋谋生。南洋就是东南亚一带,被东南亚人称为“唐人”,去南洋被称为“过番”,去南洋的人被称为“番仔”。这些番仔就是后来的华侨,他们在东南亚通过自己的手艺赚钱回来,在家乡建房子。

由于受东南亚建筑风格影响,他们把喜欢的元素,也规划在自己房屋中,于是有了不同特色的“番仔楼”。而早在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梯航万国、商旅云集,与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通商贸易,呈现“涨潮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在历史的长河中,西街就像一串神奇的链子,把唐宋以来各种珍贵元素串联起来,是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交流集聚,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西街的建筑物。

就像《安家》里的上海老建筑物一样,是折衷主义绕过古典主义,任意选择,模仿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再把他们重新组合起来,成为西街居民们的精神家园。所以现在西街的建筑物是交织多文化和平共处的独特景观,是具有世界多文化展示的老洋房。看看钟楼旁边的建筑物,既有火焰山、又有罗马柱,还有闽南红。猛然被这些建筑物冲击眼球,分不清这是哪个国家,又是哪个朝代?

泉州的街和路

 泉州,海滨城市,尽管方位不是很方正,各条马路还是尽量按照大方向起名,东西向的以街为名,南北向的以路为名。

钟楼东西向的称为东街、西街,钟楼南北向的称为中山路,而唯独西街入口处不远的小巷子,南北走向,起名为新街。新街的名字来自清军著名将领孙开华。他是左宗堂的部将,湖南慈利人,是个励志的山区放牛娃,一路过关斩将,从伙夫、守备、副将到总兵、提督。中法战争时,驻守台湾沪尾,大败法国侵略军,歼敌二千余,是最有名的中法淡水之战。

当时孙开华在西街北边的清军驿办公,住在西街南边的旧馆驿,从府邸到办公地点,需要从西街西头到钟楼,左拐后来到中山路,再左拐到西街北面的清军驿。为了方便自己从从北京拖来的四驾马车从办公地到住所的便利,专门开拓的一条街巷,造就了这样一条新街。

不得不说的网红打卡地  小西埕

西街东段看起来也就800多米,可蛇皮走位下来,没有2、3个小时是走不完的。像所有的旅游一样,美丽的风景在路途中。

进入新街,不远处的左手位置看到“小西埕”,这是一个文创园,可以走累了吃吃喝喝,也可以边走边看,不断打卡。这里前身是开元街道模具厂,经过3个月的改造,磨具厂实现了残破到时尚的华丽转身。

埕内的空地上绘有各色景点图案,大家可通过摇骰子的游戏前进,认识泉州的著名景点。从大门进入,等待你的是一盘大型“飞行棋”——而你就是一枚“棋子”,“飞行”在开元寺、钟楼、崇武古城等景点之间。当你“飞行”至观景点位置时,便可稍作停歇,在这里抬头瞭望,能看到不远处的东塔。

而埕内这面残破的土墙经过加固后,“写”上了白岩松的名言——“泉州,这是你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城市。”这堵墙是明朝地震后当地人们用各种废墟淘来的破碎建筑瓦砾重堆砌的墙,大榕树在墙缝里奋力生长,这堵墙也反映了闽南人民吃苦耐劳,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因为白岩松这句话,这里成为网红打卡点,不管是当地人还是游人都排队等着在这堵墙前打卡。很多人在寻找这堵墙,不管是男女老少都想和这堵墙、和白岩松的这句话合个影,有种被名人点拨的感觉。

小西埕里的打卡点很多,有种苏州园林一样,有种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风景的感觉,可以尽情打卡。现代生活,总是高速运转,偶然停下来,走慢一点,等等灵魂,在这里找找自己心底真实的想法,回味下初心。

夏日的那一场做不完的梦......

巷遇

从小西埕出来,遇到生活在小巷里的居民,他们的日常生活都在这里。还是那个理发老店,还是那个食杂铺,与新来的照相馆一点不冲突。

老邻居聊着天,说着外地人不懂得闽南话,浔埔阿姨低头撬着她的海蛎,不理会游街串巷的游人,静静得过着自己的生活。

原来的康庄满煎糕搬了地方,老顾客还是寻觅到这里,要享受这口甜甜的美味。我也顺手买了半边,好大的3块,只花了10块人民币。带回家放盘子里,一层都放不下,孩子尝着这个没吃过小吃,满口称赞。这个分量,这个味道,要是放在哪个甜品店,装在好看的容器里,不知道得多多少米呢。

有着神话色彩的裴巷

从小西埕出来后,不用走回头路,直接到裴巷。裴巷的名字来源于一位裴仙公。他是位江西人,在此巷卖药居住。裴道人除了卖药,还留下了“驱除蟒妖为民除害”的传说。

传说在登仙桥,有一个蛇精,在桥上变换诱人前去拜拜,后来总是有人失踪,才得知是蛇精所变。于是裴仙公为民除害,与蛇精大战,蛇受到惊吓后一路跑到了清源山,蛇受惊吓钻进洞里,裴仙公就坐在洞口,羽化成仙,至今在清源山还有“兑岩”(兑化成仙)。这位裴道人颇有慈悲之心,赢得了百姓的崇敬,人们在他经常卖药的巷子内,修建了一座“裴仙公宫”来奉祀,这条巷子,也就成了“裴巷”。

(来自好友王佳惠)

从小西埕后门出来遇到第一个丁字路口,这是“一处私宅”。在这个有年代感的房屋面前,地面的小石狮子来到面前,按照风水的说法,这个丁字路口需要石敢当来化解,这个小狮子就是石敢当。今时今日,风水上通常以泰山石来化解房子缺角所带来的祸端。在所缺角处置用朱砂刻写“泰山石敢当”的吉祥物,化解缺角所带来的煞气。

再看屋顶的小狮子,它屹立在屋顶正中间,被称为风师爷。它是空心的,估计裴道人炼丹时的烟从这里冒出。同时也可以用来看风向,因为闽南一带风灾是最为严重、致命的灾害,通过冒出的烟可以看出风向及风力大小。

故事多、名字多的台魁巷

与“裴巷”对着路,叫做炉下埕。顺着炉下埕走200多米就遇到台魁巷。这条巷子有好几个名字,因为该巷原有一座奇仕妈宫,别名奇仕巷;又因为这条巷子处在开元寺东塔边,别称东塔巷;因古代至今巷头有一卖“白塔疔疮药膏”的店铺,别称白塔巷;明代泉州状元庄际昌为该巷奇仕宫题写“雁塔钟灵”的匾,希望泉州能出更多的相(台)和状元(魁),因此得名“台魁巷”。

台魁巷的过路亭,跨台魁巷而立,下雨的时候过路人可以来避雨,阳光太猛烈的时候,也可以来这里避暑。看过路亭下面有附近居民摆放的沙发石凳,给过路人带来许多方便。据附近的老人家说这个亭子是清朝的时候,从裴巷的一座关帝庙搬来的,有立柱上的一副对联为证。

西边柱子上写有“华胄溯武当位尊极北,仕刘兴汉鼎义重山西”,东边的对联现在只剩下一对半,只有下联,是“华协于帝尊真武”,落款光绪乙酉年甲月古旦。甲月古旦什么意思?民间以花卉的名称为十二个月起的别名,甲月本意是初生的芦苇,后来引申为荷叶,用在名字就形容女性品性犹如莲花之高洁,后来逐渐也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诗经》里那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而甲月则是农历十一月的别名,至于古旦,就是良辰之意,晴朗美好的日子,旧时常用为吉日的代称。

过亭位于奇仕妈宫旁边。泉州人俗称的奇仕妈就是临水夫人,本名陈靖姑。相传是今古田临水乡人,民间传说她自幼聪颖,有善心,婚后不久怀孕,但当时福建久旱无雨,她自愿脱胎祈雨,果然感动神明,不久她因虚弱去世,死后发愿,若死后得道,愿尽力救助妇孺,村人感念她祈雨的功德,自发为她修建宫庙,她也多次显灵,救助妇孺,成为在福建受到广泛尊奉的妇女之神,她也是闽南仅次于妈祖的女性神明,主要是保佑妇女的生育健康、婴幼儿平安。

或许是奇仕妈庇佑的关系吧,台魁巷一直和治病救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巷口那颗古老的白来叶树,是巷子里的老人80多年前种下的。一年要落两次叶,春秋两季各一次,每一次都是叶子掉得精光,不久后又发出新芽来,神奇的是,这颗树的叶子可以治病,尤其是小孩子身上长得芥子之类的,摘几片树上的叶子,煮一煮喝就能起到消炎的作用,而树枝捣碎后可用来治鼻炎,时常会有附近的居民来摘几片树叶,折几根树枝,用作药方。福建民间草药当中就有记载,此树树叶可解热行气,除湿消疹。

树的旁边有家保和堂,专售祖传秘制的制疔膏,只卖药不看病。别看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老屋,却有200多年历史。前些年,泉州保和堂白塔丁膏入选市第四批世界非遗保护名录,这家药铺已经传承了20几代人,药膏的药效也家喻户晓。过去人们生活困难,卫生条件比较差,身上红肿发痒,全靠这家药膏。两百多年过去了,现在他们的后裔轮流坐堂,挣不了几个钱,就是为了传承,而且还面临着传承的困境。当年,保和堂用白纸和竹萝手工糊制的五层白塔做招牌,给台魁巷留下了那个白塔巷的别称。

孩子被蚊子叮咬,皮肤起了个大包包,又疼又痒。我咨询了店里的蔡家老人,他说他家膏药就是治疗各种疔疮的,我买了两个小块膏药,让孩子试试。膏药分大的和小的两种,小的5块一片,大的10块一片,用牛皮纸包着。按照老先生说的步骤,用花生油先涂抹下伤处,再把膏药贴上。孩子的皮肤贴上膏药后,开始就有了发热、发麻的感觉,希望这个膏药能拔出毒气,让皮肤赶快好起来。

立夏

这些只是西街东段北面的一小部分,还有一些没有走全,看到的只是小街道的表面。路边不断有骑着电动摩托车的人穿过,运货物的小哥埋怨着只给了50块钱,转了半天跑到这么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小巷子里,收破烂的阿姨笑着感慨着“怎么办呀?还得干,要不干,还吃不上饭。”

 这就是泉州西街的小巷,有商业气氛,还有“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真实生活场景。这种旅游是不是很文艺?就像泉州籍音乐人杨望《花开的街巷》那样。

“你可曾听着钟楼的钟声

漫步在西街小巷古院深

可曾看过东西塔的黄昏

洛阳桥上相互搀扶的老人

刺桐花是否依旧迎着春

文庙的老榕树它还茂盛

总够不着老君高高的鼻根

总闻不够后渚咸咸的海风

走走咱厝的街巷

看看咱厝的人

这些年来是否变了模样

……”

特别感谢泉州闽南语广播电台1059阳啊老师、仰慕弘一法师改名的洪泓老师,为研究、传播泉州文化倾注真情的李以健老师以及“绘旅行”,感谢在地新生的讲解员们。

特别提示,疫情期间,戴口罩出门,西街的志愿者守在路口,保护古城,保护附近居民的安全。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旅游攻略

【徒步游记】“地球之肾”——诸暨白塔湖湿地公园

2020-5-4 8:24:21

旅游攻略

惠州黑排角——五一游记

2020-5-8 9:18: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这将关闭于 0

在线客服
途川户外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2024-09-20 07:51:28
您好,川西,西藏,青甘大环线,新疆,云南精品小团自驾游报团/拼车/包车/租车/定制旅行等服务产品,全程无购物,无任何套路,随玩随停,沿途旅拍,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