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在德国银行实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趁着暑期结尾,回顾一二,

以做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纪念。

Hello!☀️

这篇记录其实已经有些时日,一直未得以进行复盘。今年年初,德国高中九年级的的我,在德国储蓄银行Sparkasse进行了为期十一天的学生实习。

 

今天就想来聊聊我在德国银行业工作的第一印象吧!

 

第一次进行学生实习

2022年1月17日至27日,就读德国高中九年级的我在Stadtsparkasse Düsseldorf(德国储蓄银行)杜塞尔多夫城市分行进行了一次学生实习。

 

大多数德国高中都有此安排:学校统一规划实习时间,所有九年级学生需完成一次学生实习(Schülerpraktikum)的项目,计入必修学分。

 

作为十六七岁的青少年,我还处于对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断探索的阶段。机缘巧合下,我有幸得到了Scheffler先生的推荐,获得了在德国银行的实习机会。

 

在这次实习中,我作为学生的身份还并未储备足够的金融知识和专业能力,所以主要运用了如今自己所具备的语言能力:英语、德语、中文。与顾客和同事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德国的银行体系,对金融行业有一个初步认知和接触,并感受在德国工作的现状。


总体来说,于我这是一次珍贵而愉悦的职业体验。

 

实习地点外景

在德国工作是什么体验?

 

在从小到大看了多部职场剧后,这次实习作为职场新人,我也算感受了上班族的真实生活。

 

通勤。

其实德国人的准时严谨与否,并不体现于所有方面。首先带给我的冲击,便是公共交通系统不准时。

这次实习我是在德国一座非常国际化的城市——杜塞尔多夫(与我重庆是友好城市/Partnerstadt的关系),作为德国为数不多的大城市之一,最初我以为它的城市交通肯定是有一定保障的,不会有DB(德国铁路)不准时不讲信用、临时随意取消或延迟火车班列的严重陋习。

实践出真知。

每天早上通勤,我都需要转一次车,这也导致我的通勤时间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城市有轨电车(S-Bahn)极少存在准点的情况,因此我必须每天早上提着心眼,预留非常充足的通勤时间,以免遇上突发情况让自己上班迟到。

所以在德国生活或工作,如果没有私人交通工具,确实是一大难题。

早上通勤,德国的天气总是灰蒙蒙的阴天。

双方互相尊重。

我实习的第一周都在银行的服务部门,每天来来去去,会接待到各年龄段、各阶层的顾客,观察形形色色的人。这段经历给我的冲击特别强烈。

在我眼中,德国社会所有的工作主要讲究一个程序化,富有条理性。做事情需要提前预约,需要排队等候。我觉得关键点在于两方心态的平和。工作人员不急,顾客不急,后面等待的顾客也不急。

虽然有时这会显得太慢了,我以前也抱怨:怎么就不懂灵活变通?

其实,仔细想想,不是因为别人慢,可能真的只是自身太追求快了,实在太快了。我觉得这没法评价,只是现在的我逐渐知道了:

太快了,人一定会累。所以要调整呼吸,要分配体力。

 

无论是顾客(被服务者)还是工作人员(服务者),大家都从容不迫、彬彬有礼,不急更不躁。见面时会互相问好,微笑致意,这体现在一些简单平常的言语:

“您好(Hallo/Guten Tag)”“谢谢(Dankeschön)”“再见/慢走(Tschüss)”“祝愉快的一天(Schönen Tag)”......而且这个现象是普遍存在于德国各服务业的。

我认为服务者和被服务者的关系应是互相尊重,而非办事方对需求方趾高气昂,一方必须满足另一方的意愿。作为服务者,对顾客礼貌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也去做对客户好的事情;作为被服务者,给予服务者体面,使彼此能感受到尊重,受到尊重值千金。

德国消费者和服务者的心态与如今国内相比确实是存在一定差别的,感觉中国目前大部分人对服务者还没有足够的尊敬和善意(当然或许只是一种习惯或意识)。

其实每个人都是他人的服务者,各司其职,社会才能正常运转。我还注意到,德国的银行似乎都没有配设保安一职,井然的秩序靠公众一同维护。

“尽管你知道那些为你提供服务的人只是拿钱办事、完成自己的职责而已,但你仍然要记得对每一位服务者表达感谢。”让此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既做“有尊严的服务者”,也做有尊严的消费者。

工时少,假期多。

我感觉在德国工作,整体趋于躺平的状态

总体而言,在德国工作相较轻松自由,按时上下班,定期休假,疫情后还出现了大多数时间仅居家办公的新规。

以我实习所在的德国银行业,早上九点上班,中午午休1小时,周中只上半天班,周末双休。每周提前达到工作时长的同事可自行安排,提前下班。

根据德国相关法规,我作为未成年人,每天最多只能工作8小时,每周最多不超过40小时工作时长。所以实习期间我虽与大家一同上班,但每天下午都会提前下班。

对于国内和国外工作环境,愈发呈现两极化的差异。我的感慨:难道是由于社会阶层较固化,所以有“主人翁精神”的人越来越少?我命究竟由我还是由天?

银行营业时间表

学历

德国实行双元制教育,除了高中毕业进入大学的选择,还会有参加职业培训、接受职业教育的选择。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有报酬的。

 

近两周的学生实习期间,我恰好有过两位“职场导师 (Praktikumsleiter/in)”,而他们都来自于职业教育。

第一周带领我在服务(Service)部门实习的Bastin Neef,他已在银行工作/职业培训一年半有余,这一年半从最基础的柜员做起,职业教育的后一年半会按惯例转到客户咨询部门。他告诉我,在结束他还有一年半的Ausbildung(职业教育)后,他有可能会选择继续呆在银行,也有可能去警察局工作,还可能之后再申请大学(Hochschule)。

 

另一位带领我的导师Svenja已完成三年的职业教育,留在银行客户咨询(Kundenberatung)部门作为客户经理工作了两年多。如果不是Svenja告诉我,她的职业发展就是经过职业教育后参加工作的,我其实全然没注意到两者的差异。她给我细心讲解两者的区别,同事之间其实也没有特别在意。她告诉我如果喜欢这份工作的话,直接来做Ausbildung(职业培训)不失为很好的选择。

 

另一位同事姐姐Denise刚好在我实习的阶段完成了她为期3年的职业教育,向上司“毕业答辩”后成功继续留在此家银行,开始她正式的银行工作。我的位置正好在她的工位旁边,正式入职那天她的桌上摆着其他阿姨同事们送的鲜花和巧克力礼物,分行的各高层领导也亲自前来向她表示祝贺和欢迎。

 

虽然接受不同教育的人在起薪上存在一定区别,但我短暂地实习期间并未在职场上感受到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出身之人的明显差异,当然可能是我还接触未深。

 

和德国人打交道

 

和同事:

虽然只有短短十天的实习历程,但我感受到的是我的德国同事们都非常友善,一起工作的氛围蛮愉快的。

 

我实习所在的德国储蓄银行(Sparkasse)属于德国本土大银行,并未开展过多海外业务,所以工作人员似乎不够国际化,我所在的这所分行就所有都是德国人。不同部门的男女比例其实不太均衡,银行高管还是白人男性占主导地位。

这样的职场是否存在排外或斗争的现象,其实我还无法感受和接触到,毕竟我只作为“职场小白”进行两周不到的学生实习。

总体来说大家挺友好的,见面点头微笑,工作时阿姨们也会教导我银行的工作流程和信息系统,耐心解答我的疑问,告诉我有关银行货币的一些潜规则。

在实习的第二天,阿姨们就带我参观了所属银行的金库(需至少两位工作人员的监督见证)。隐蔽,警报系统完善,但没有想象中电影里金碧辉煌般的震撼,有些失望。😂

 

工作第一天,签署银行保密协议

 

这次的实习经历其实主要在于观察体验,全然不存在端茶倒水、复印跑腿的活,意料之外。

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顺手将Svenja和Denise两位同事姐姐的咖啡杯一起归还到茶水间,她们再三向我表示感谢,并告诉我完全不需要这样做,让我下次不要再这样了。

我认为德国的职场氛围带一点庄严感,对人对己都很尊重。会论资排辈,但归根结底都是一同做事的,资历上有长幼尊卑,人格上平等,情感上互相理解,行动上各司其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互相帮衬。

 

在入职的第一天,我的导师带领我向这所分行所有的大概40位同事都打了招呼,互相熟悉了解;实习结束的那一天,我送给了每位同事临别小礼物,带着不舍告别。实习结束后我幸运地得到了个人数据保留的机会,以便未来申请工作或再次实习。

办公位置一共有两层。

和顾客:

社会老龄化现象真是挺严重的。大多数的顾客都是老人,形单影只,拄着拐杖或扶手椅。他们大多不会使用网上银行的功能,所以只能选择亲自到柜台来办理业务。

记下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在我实习的第一天,一对老年兄妹找到银行工作人员,寻求过世母亲的银行保险柜钥匙。首先同事致以非常诚挚的歉意,在必须找到本人的钥匙才能开启保险柜的前提下,帮助其一同寻求解决方案。当同事询问他们母亲具体的去世日期时,兄妹两人竟无言回答,只知母亲是周末在家中独自去世了。当时我在一旁聆听,直面“独居老人”的社会问题,这给了我内心很大的冲击,视线一下子模糊了。

每天早上整理单一欧元支付区(SEPA)的汇款单,等待邮局寄送。

近两周下来的一些心得体验

 

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一次属于个人的成长,富有价值,乐在其中。

我希望以后还能有机会回到国内的银行或者公司体验国内的工作氛围,感受国内国外工作的异同。

 

经历实习,思考、记录下我的四点感悟:

1.社会是多样性的。充满了悲欢离合,聚散浮沉。每个平凡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小人物也有小人物自己的命运。我是应该努力守护住自己这种珍贵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在一个允许试错,尊重每一个个体的环境中,去实现良性的成长、进步和积累。

2.技能沉淀。现阶段,无论做什么,都是对未来的积累。因此需一步一个脚印的组装技能集合,培养可转化的技能。

3.心态管理。要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找到平衡,也就是在现实努力时不要忘记梦想的方向;同时接受自己还没达到理想的现实,朝着目标发力即可。

4.多尝试。其实哪都是人情社会。一切需要靠自己,尤其在异国、西方社会的现实面前,我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可能得到一样的尊重和可能性。

所以主动多争取机会、多接触新事物、多了解新信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展现自己,慢慢地发现自己,检验自己的认识、实践自己的认识,培养一个多面的自己。

 

最后一天,与负责高层领导进行总结谈话,得到实习证明书。

我想,一个人最终目的还是寻找自己,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成为一个有兴趣、有方向、有特长的人,尽量跟那个心中的“自我”无限靠近。

当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每一步,都是很长的一段路,需要很多训练,尝试,失败和运气。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旅游攻略

游记 | 峨眉山出游攻略

2022-8-5 8:52:00

旅游攻略

游记 | 此生必驾318川藏线

2022-8-9 7:58: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这将关闭于 0

在线客服
途川户外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2024-09-20 08:48:32
您好,川西,西藏,青甘大环线,新疆,云南精品小团自驾游报团/拼车/包车/租车/定制旅行等服务产品,全程无购物,无任何套路,随玩随停,沿途旅拍,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