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游记|长城串起的湖泊与古城

时间仿佛从未流逝

没想到此行在宁夏的最后一天,能看到长城沿线最丰富的景观:长城串起了盐湖、沙地、峡谷、湖泊、古人类遗址,在三省交界地带穿梭。

01

早晨八点从盐川大道出发,出城沿307国道向东,长城土墙在国道两侧连绵。

 

国道北侧的是明代成化年间修建的宁夏镇河东长城,为了把宁夏盐池和定边交界区域的盐沼保护在境内,但明嘉靖十年废弃了,盐池这一段河东长城一些段落已经被流沙侵蚀掩埋。

 

国道南侧则有两道土墙,更靠公路的是隋代长城,很低矮,像起伏的土垄。隋代也曾修筑长城少为人知,在宁夏能看到隋代长城对我来说也是新鲜事儿。据学界考证,关于隋代曾在今宁夏境内筑长城的依据,主要源于《隋书》《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李孝聪先生据《通鉴》所载统计,隋朝时期修建长城活动主要有七次,其中大部分长城位于陕北地区,只有开皇五年(公元585年),在朔方、灵武所筑长城涉及到了如今的宁夏地区。但这段隋长城很低矮,如果没有文物桩会误以为就是随意堆砌的土垄。

 

 

隋代长城更靠南的是明代嘉靖十年新修的“东关门”/深沟高垒。

 

靖十年(公元1531年)前后,在三边总制王琼的主使下,宁夏镇改建了三段长城,即所谓东关门、北关门、西关门。嘉靖十年三月至十月初旬告竣,历时7个月。时人称为“深沟高垒”或“河东沟垒”,起于横城堡黄河东岸,止于花马池营东界,长360里。堑,深、广皆二丈,堤垒,高一丈,广三丈。沙土易圮处,则为墙高者二丈余有差,而堑制视以深浅焉。此后,宁夏镇放弃兴武营以东的河东墙,沿新长城部署防务。

 

从北侧的河东长城到南侧的深沟高垒,可以直观看到明代北部边疆的内缩,自土木堡之变后,明王朝对北境边防整体从攻势转为守势。

 

深沟高垒长城上一个个敌台密密相连,宁夏镇东部的长城敌台远比贺兰山下的西长城更密集,西长城往往数公里才有一个敌台,这一段长城则遵循了长城设置敌台的普遍规律,数百米或一公里左右就有一座敌台。

 

 

二十分钟后,从定边检查站进入了陕西省、明代的延绥镇地界,深沟高垒以北在明代就是境外了,因此这片区域是蒙古、明朝宁夏镇、延绥镇三边交界。

 

从王圈村向北开上土路,一望无垠的平坦草滩倾向一汪幽蓝,盐湖苟池到了。如同一个巨大的水塘,阡陌纵横隔出各块盐田,有深蓝的波光粼粼的,有盐白的干涸的,因为含盐量和矿物质含量的不同,各个盐田的颜色浓淡不均,从空中俯瞰好像一块巨大的彩妆盘,色泽非常雅致。池间空地上白盐堆积成墩台。

 

 

苟池位于定边县盐场堡镇境内,地处陕北高原和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是一个封闭性的闭水盆地,海拔高度1301.4米。湖水靠降水和潜水补给,年均降水量319毫米。管理湖边界长度19公里,管理总面积19.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2.58平方公里。

 

南侧立着三块碑:定边盐湖、苟池事件遗址、八路军三五九旅打盐旧址,后两块都刻着“定边红色革命遗址” 的标志,这两次事件都与民国时期红军陕甘宁边区有关。1939年,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来到定边县盐场堡,在苟池和花马池两个盐湖筑盐田、打盐。1940年冬遭到国民党官兵到苟池抢盐,打死解放军战士并多次侵犯,八路军三边警备司令部还击获胜,并向全国发布《为苟池事件告各界同胞书》。

 

 

盐大概是大自然赐予动物的最不可或缺的矿物质,不仅人类离不开盐,连马、鹿等牲畜也逐盐而居。因此,盐自古就是官方管控的重要资源,也一直是政府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齐桓公任用管仲变法实行“官山海”即政府垄断盐铁生产经营,获取盐铁之利。汉武帝时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铁官。东汉以后一度废除专卖改为收税,安史之乱后重新恢复盐专卖。宋代开始实行“盐引制”,商户合法贩盐就必须先向官府购得盐引,类似于进货许可证。明代铁器禁止互市,对盐当然也继续实行盐引制,还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

 

明代苟池在河东长城和深沟高垒之间,属于定边盐场堡管辖,嘉靖十年河东长城被废弃后,苟池就成为了明朝国境之外蒙古部落的资源。

 

 

为什么叫苟池?三块碑右侧还有一块石碑“额吉泉”: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来到此地,正当烈日炎炎、饥渴难耐时,一位老额吉指引了一口甜水井,又将一枚盐花戒指投入井中,顿时井中泉水不断,形成了今日的盐湖。因湖无名,只能取一“苟”字为名,“苟”意为暂时之意。

 

看来,连成吉思汗都被编排给这个重要的边境盐湖了。

 

02

 

回到盐池县城、明代的花马池营城、宁夏镇防区东路防守中心的宁夏后卫,因为紧贴长城和边境,又有重要的盐池,花马池营城在明代曾经像原州(固原)一样被考虑升级为军镇,可见其战略区位。但现在的花马池营城城墙几乎全部重建,兴修了好几座仿古城楼,除了包在玻璃阁里的几十米土墙以外,城内已经看不出明代花马池的古迹。

 

 

明代曾经有两个花马池营。

 

花马池营城是明长城宁夏镇重要关堡,为花马池守御千户所驻地。有新旧两座城址,旧城址筑于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克托前旗北大池(旧称花马池)北侧,新城址筑于明代天顺年间,成化年间改筑,位于今宁夏东部的盐池县城。弘治六年(1493)改置为花马池守御千户所。正德元年升为宁夏后卫。

 

嘉靖十八年1539年起,陕西三边总督于每年五六月间由固原移驻花马池营城,调集延绥、宁夏两镇合力防御。至秋末冬初,田野里的庄稼收割完毕,坚壁清野,方可返回固原。

 

(花马池)城北紧邻长城,北门外200米处有著名的“长城关”,为嘉靖九年(1530)总制王琼所筑,又称“边防东关门”。长城关上有高楼,下设暗门,门外设市场,汉、蒙每月交易三次。设守备监守营兵防守。

 

到盐池县城北侧,曾经的长城关现在开发为长城公园,也是一个4A级景区,展板上介绍明天就要举办2024全国徒步大会·盐池长城音乐节,城楼前广场上游客也不少。

关楼气派得有些出格了,跟东西两侧的原始长城土墙形成强烈对比,楼台比长城残墙高一倍以上。虽然体现了本地对历史的狂想和豪情,但显然完全不符合历史上的建筑品级和规律。一个长城上的关口不可能把楼台修建得跟上级千户所的城楼一样高耸,更不可能把长城上的城楼修成如此醒目,敌人的一支火箭就可以让它成为熊熊燃烧的火炬。

 

 

城楼内的宁夏长城博物馆倒值得一看。这是我看到的第四个长城博物馆,可惜不能算看过——今天没有时间。

 

03

 

上午9:52离开盐池县城,沿G338国道向北,很快路过了废弃已久的柳杨堡,跨过在明代中后期被废弃的宁夏镇河东长城。

 

十分钟后到张记场村向西转上宁夏的长城旅游公路,从这里开始即是沿着明代宁夏镇河东长城走向宁夏镇城银川的方向。这里还有一座汉代张家场古城,为此修筑了张家场博物馆。

 

一个个墩台开始出现在沙地上。在杨记圈村5号烽火台再次跨过河东长城,被内外两道长城包围在中间,一起被包围的还有和缓起伏的沙丘和稀疏的草丛,这里是毛乌素沙地的西缘,因此也有了名字带“沙窝”的村庄。

 

半小时后,风车林和一个形状规整的墩台出现在天际线,明代安定堡到了,老的安定堡更靠近被废弃的河东边墙,这座新的安定堡则更靠近新的深沟高垒,长城在安定堡东北西三边绕行,把军堡保护在长城内。

 

 

堡北侧一处山坡顶矗立一座高大的烽火台瞭马墩,墩如其名。残高墩台周围有一圈方形围墙,开南门,残留墙体很低矮。

 

站在墩台脚下南望,安定堡就在开阔平原中,城墙大致完整,尤其是北墙和西墙,北墙上一个大马面清晰可见。南侧、西侧两三个烽火台守望。

 

 

继续沿着长城向西北,远望起起伏伏的土墙像一个个沙丘。

 

在青羊井村外折向西,旅游公路就变成了砂石路,看来宁夏的长城旅游公路还没有铺装完毕,不像山西的长城旅游公路那样气派。紧贴着长城内侧的是八步站台观景点,从路旁立着的“盐池县长城文化旅游线”导览图看,很多长城段落和沿线堡寨都已经被开发或者正在开发,难怪这里也被施工围挡圈起来,正在修筑一个砖砌城台,长城墙体本身反而无人问津保持原状,也算是一件好事。

 

 

10:50离开八步站台继续沿长城向西北行,从八步站台开始,这一段长城保存很好,墙体夯层整整齐齐清晰可辨。

到英雄堡附近,一个个敌台相距不过两三百米,如同串起的宝珠,有些被掏挖了窑洞,正在进行底部施工加固,但整体保存很好,长城牵着敌台蜿蜒在沙地中,飞向灰蓝的天际。

 

这是我继6月17号在贺兰山三关口和北岔口看到保存良好的明代长城之后第二次看到如此连贯和完整的明长城,足以说明宁夏是一个看明长城原始风貌的小众宝地。

 

继续与长城并行,11:26到达英雄堡,明代叫永清堡,做了景区但看起来已经废弃。

 

走上被沙地掩埋的木栈道,爬上军堡内的观景台,城墙已经大部分被流沙掩埋,残高三米左右,依稀看出整个军堡“凸”字形轮廓,北墙外百米左右即是长城。城下的文保碑简介不能参考,把明代军堡的名字写成了“永兴”,修筑年代也不对。

 

04

 

11:37离开英雄堡,在附近高沙窝镇吃过午饭,13:36掉头返回长城脚下,下一个军堡是兴武营。兴武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明代河东长城和深沟高垒两道长城的结合点,也是明代宁夏镇长城东路防区的一个千户所,级别高于一般军堡。

 

盐池县高沙窝乡兴武营村,东南距县城120里。正统九年筑堡,以守备守之。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改为协同分守东路,听东路参将节制。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总制杨一清奏设兴武营守御千户所,属陕西都司。城周长3里余,高2.5丈,西、南二门,池深1.3丈,阔2丈。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包砖。

 

临近下午两点,进兴武营村,绕过风车林,土路竟直通古城,车可以开进兴武营军堡内。沿登城马道爬上南门城楼,南门瓮城方正,保存完好,南门楼现在是一座新修的关公庙。南墙上两个马面也高大敦实。

 

 

马面后方紧贴南墙还有一座观音庙。

 

靠西墙、北墙还有大小三座小庙,西南角内的庙还没有神像,北墙下是二郎神庙,北墙正中是玉皇阁,规模更大一点,又是一座建在城墙上的庙宇。

 

东墙脚下的规模最大,是一座佛寺。看来这座古城虽然人去城空,但成为了神佛在此地的居所,在这里可以看到北方传统堡寨和村落的庙宇建筑布置。

 

城内有较高的坡地、土垄,可能是城内建筑基址,中央有一座高台遗址,大概是过街楼。西北角蓬草萧萧,破砖烂瓦遍地。

 

 

长城从城外东北角经过。窨子梁唐墓遗址也在附近,昨天参观固原博物馆看到展陈的国宝级文物胡旋舞石门就在那里出土,古墓还可以入内参观,可惜今天行程没有时间。

 

05

 

下午14:45离开兴武营继续向西北,这一段长城也保存较好,墙体高大连贯,残高六七米,数十个敌台均匀排列,没有护栏,灌木、矮树、电塔、绵长的长城,这样的长城仿佛不是一种古迹景观,而属于日常生活。

约半小时后经过了长城南侧的毛卜剌堡,是兴武营下属的一个小军堡,周长五百米出头,城墙几乎完整,只开南门,南门瓮城保存完好。

 

过了毛卜剌堡就从兴武营守御千户所进入了灵州守御千户所的管辖范围。灵州守御千户所城即是古灵州、现在的吴忠灵武市。

 

灵州是一个古老而重要的名字,唐太宗与众少数民族部落在灵州会盟。唐肃宗在灵州登基。隋唐时期灵州和原州是宁夏地区一北一南两大交通枢纽。李元昊从北宋手中夺取灵州,才为建国称帝打下了坚实基础。几十年后宋神宗又集结五路大军与西夏灵州大战。可惜现在的灵州古城内,古墙只剩西北角一截,但城内还有高庙和城隍庙,灵州高庙跟中卫高庙一样高耸于城墙上,只是规模和精巧程度不及。希望下次有时间重回宁夏,细看这座千年古城。

 

 

这一段明长城深沟高垒北侧还有隋长城相伴,一高一低一老一少齐头并进。

 

继续沿长城西行十多公里的下一个军堡是清水营,学镇北堡一样开发了清水营影视城,电影《画皮》曾在那里拍摄。古城保存状态较好,还有一个马市。

 

可惜今天没有时间进去细逛,因为我们要赶往最后一个重头戏——水洞沟。

 

06

 

下午15:25回到G307国道向西北行,二十分钟后,北上银州大道到达灵武,古代银州(今陕西米脂县)在灵州东南,灵武市东南干道命名为银州大道恰如其分。银州是党项人从唐末拓跋思恭被封夏国公、赐姓李时起就占据的大本营“定难五州”之一,李自成也是银州治所银川驿的驿卒。陕北是历史和文化的宝地,我期待着也像这次行走宁夏一样手脚触摸它的故事。

 

五十分钟后到达水洞沟景区,外观是跟镇北堡影视城差不多规模的一个大景区,环境也相差无几,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南,北侧为明长城和毛乌素沙地,长城外不远即是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不过,水洞沟的大名可比镇北堡显赫,大门口一连串石碑石刻: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宁夏旅游第一站……然而这是我宁夏之行的最后一站,会是怎样的一个句号呢?

 

 

进广场后即是水洞沟遗址博物馆,外形像一个旧石器时代居所遗址。馆内则布置成一个大山洞,讲解员穿着兽皮纹制服。

 

 

几年来路过的史前遗址大约十数个,但我还从来没有真正参观过史前遗址,主要是看懂石器时代遗址需要更专业的考古学知识,而看懂之后得到的信息直接在历史书和博物馆展板上就可以获得,我对考古学虽有兴趣但暂时无暇学习。这次进水洞沟,还是得依靠博物馆讲解来领会这处遗址的价值和意义。

 

依据官方宣传和展板介绍,水洞沟之所以声名显赫,主要是因为它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旧时期时代遗址,虽然初次发掘者是两位法国考古学家,但毕竟早在一百年前的1923年,纠正了当时国际考古和历史学界“中国没有旧石器时代文化”的论断,因此也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

 

至于水洞沟出土的文物,从展厅介绍的人类进化史来看倒并不是最早的,目前国内年代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安徽繁昌人字洞遗址,距今200-240万年,水洞沟遗址的古人类遗存则是距今3万年左右。

 

但水洞沟毕竟是最早的、具有开创意义的,一百年来也经历了五次发掘,出土了除古人类遗存以外大量动植物化石等。第三次挖掘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存,2003-2007年的第五次挖掘又出土了“人类最早的装饰品”——迄今我国发现最早的磨制工艺品。

 

水洞沟出土的石器还体现了亚欧大陆史前文化的交融关系:

 

经过多次挖掘,水洞沟遗址先后出土文物超过40000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石制品。这些石制品大致分两类,一类属于欧洲旧石器中期的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技术传统的类型,代表物有大量的石叶与石叶工具,如尖状器、圆头刮削器等;另一类则秉承了华北旧石器中的小石器传统,代表物有雕刻器等。这种东西方文化类型共生的现象在中国考古遗址里非常独特。

 

 

博物馆内还有一间水洞沟实景展示厅,动画再现水洞沟的古人类生活场景,陡然间,电闪雷鸣、天火袭击、天崩地裂,幸存下来的人类被迫迁徙,我这个几万年后的旁观者和幸存者不由得涌起沧海桑田之叹。

 

 

出博物馆进入水洞沟遗址现场,沿着黄土塬上的步道进村,右侧是两片黄土塬之间的宽阔深沟,长城就在对岸。

 

坐上摆渡车继续前行,很快到达水洞沟12号发掘遗址,芦苇萧萧的沟里展示的是在断崖上做过发掘的土层剖面,无奈石器时代的遗迹实在看不懂。

 

 

继续沿沟前进就到了明长城灵武段脚下,镇虏墩烽火台十分高大,长城上铺了木栈道,下长城走进墙外,进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水洞沟景区部分。

穿过蒙古包商业街,坐上牦牛拉的板车或骑骆驼继续进沟,下车又穿过一处野性草原生活馆。

再次乘车,这次是沙漠越野车,在沙地上蹿下跳了十分钟,到了一处蒙古包牧家乐。穿过之后,长城横亘在一片野草蓬勃的台地边缘,木栈道穿墙而过,眼睛顿时一片幽凉——水洞沟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红山湖,仿佛黄土地睁开了蓝色的眼睛,看展示牌介绍湖水来自清水营地下泉水。长城就在湖北岸,“这段水沟就叫边沟,这个有水、有洞、有边沟的地方就叫水洞沟。”船上讲解如是说。

 

坐游船向东逆流而上,到南岸靠岸,走吊桥到对岸,坐上骡拉板车,车夫一边赶车一边唱花儿《山丹丹花开红艳艳》,黄土塬下水草青青,天海蓝蓝,歌声高高低低地荡着,骡子摇着铃铛也摇晃着我,心也跟着摇曳起来,五分钟的车程变悠长了,紧迫的神经变柔软了。

停了车,车夫才吆喝起来希望大家给点小费支持,这才看清坐垫上摆了收款二维码。不管怎样,刚刚在车上的摇曳和柔软是真的,于是扫了码。

 

下车以后,又到一处候车点,这次换成骆驼拉板车,车夫也唱起了歌,还很专业地戴着耳麦话筒:“亲亲我的黄土高原,亲亲我的大西北……”不一样的歌,也有不一样的韵味,恰好对面土崖壁上映入眼帘:“您已进入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长吁一口气,进水洞沟景区两个多小时,重头戏终于要来了,这一番舟车劳顿,尝到了一点西天取经的滋味。

 

 

从“藏兵洞入口”走进黄土塬中的一条窄沟,穿过布置成了红山堡互市的商业街,进入一个藏兵洞,即是土崖内的一处山洞,曲折幽邃的隧道大约一人高、三人宽,隧道两侧有小洞存放兵器,还设置了机关如连弩机。

 

 

出洞后又是一条窄沟,沟对岸土崖上是另一个藏兵洞入口,隧道更窄,只有一人宽,不过内部隔室更多,有火药库、小粮仓等,地面铺的是长城地砖青砖。只是展示的文物显得有点可疑,明代的军士还用青铜箭簇吗?景区还在隧道内布置了很多陷阱给游客体验。

 

 

藏兵洞出口即是宁夏长城博物馆的院落,背靠红山堡北墙,木栈道通向军堡东门,这个红山堡也是灵州守御千户所管辖的军堡,明代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修筑,因土质呈红色而得名。现在四面城墙还完整,东门门洞拱券是重修的,内壁新旧拼接,东门外瓮城内北面有一处庙宇基址,占据了瓮城一半的面积。

 

 

走出红山堡,已是临近傍晚七点半,19:33,坐上最后一种摆渡车——拖拉机改造的敞篷车,回到水洞沟景区入口又花了十分钟。在水洞沟景区耗时三个半小时,其中真正观看博物馆、考古遗址、藏兵洞、红山堡的时间不足一半。可是进了景区以后似乎就没有回头路可走,因此想看这几处古迹的成本实在不小。

 

 

晚霞撩拨着深蓝的天空,贺兰山的剪影越来越浓,又从亲水大街进入了银川城,一如十天前一样,时间好像不曾流逝——在看过历史的轮回、走过亘古的山河之后。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旅游攻略

宁夏游记|从六盘山到盐池

2024-6-20 8:40:00

旅游攻略

户外骑行 | 葛仙山-大垭口-钟鼎寺环线骑行爬坡 | 公路车

2024-6-23 12:17:0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这将关闭于 0

在线客服
途川户外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2024-09-20 08:11:22
您好,川西,西藏,青甘大环线,新疆,云南精品小团自驾游报团/拼车/包车/租车/定制旅行等服务产品,全程无购物,无任何套路,随玩随停,沿途旅拍,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