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游记|从吴忠到中卫

追溯那段岁月

从吴忠市区入睡和醒来,这短短一夜,我迷迷糊糊一直有一个问题萦绕脑中:该怎么形容吴忠?

 

自然似乎特别偏爱它:它是西套平原黄河灌区的腹地,是《舌尖上的中国》里“硬核早茶”的所在地,是中国地理标志宁夏滩羊的故乡,这里还摇曳着火红的枸杞,流淌着紫色的葡萄酒,不夸张地说,吴忠简直是农业与畜牧业的集萃,是一片奶与蜜之地。

 

历史也特别偏爱它:它是汉代的北地郡灵州县,是北魏重要的边镇薄骨律镇,是赫连勃勃开辟水田果园的“贺兰山下果园成”,是隋唐时的灵州城,是唐太宗灵州会盟被各少数民族部落尊为“天可汗”的地方,是吐谷浑和党项人的第二故乡,是唐肃宗即位的驻跸之所、挽救大唐的朔方军驻地,是西夏与北宋反复争夺过的边疆战场……

 

01

早上八点半走进吴忠市区的早晨,阴云蔽日,凉风习习,连日的燠热一扫而空,顿感心旷神怡。

沿着滨河大道向西,路两侧柳树跟白杨一样高大,萧萧爽爽,树下黄河湿地郁郁葱葱。

在南干渠大桥转向乡间公路,玉米地密密匝匝像芦苇一样,民居被涌动的绿浪遮了半墙,简直来到了玉米王国的大都市,这片村庄叫尽开颜大队,真是地如其名,我这个江南来的外地人都看得钦羡不已。

这是通向金积镇的道路。如今的一个质朴乡镇,在历史上曾是血雨腥风所在。蒙恬北逐匈奴,移民实边,所设44县中的富平县就在金积堡附近。明代在金积堡设置军堡。清代同治年间,席卷陕甘宁地区的回民起义军在金积堡与平乱的左宗棠湘军展开长达一年的攻防战,一时血流成河,骨骸遍野。

今天去金积镇,正是去一座浓缩晚清风云的府邸——董福祥的董府,明代的军堡金积堡已经荡然无存,董府算是在金积堡还能看到的一座带有军事防御功能的民堡,也是宁夏地区保存最好的私人府邸,可以管窥百年前宁夏地区民居的一些样式。

董府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清末明将领,甘肃提督“董福祥”的官邸,因董福祥被加封为“太子少保”衔,所以董府又称为“宫保府”。董福祥汉族固原人,因不堪忍受清朝廷的腐败统治压迫,起事反清,后兵败投降湘军刘松山,于1875年追随左宗棠参加了收复新疆的战役,屡立奇功,战后率部戍守西陲数十载。先后任阿克苏总兵,喀什葛尔提督,甘肃提督,授尚书衔,加封“太子少保”。义和团时期奉调入京,允武卫后军统领,深受慈禧太后的宠爱。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董福祥率领甘军抗击,杀了日本外交官和德国公使,围攻外国使馆,血战正阳门。最终北京沦陷,董福祥保驾西太后、光绪帝出逃西安,又被封“随扈大臣”,节制满汉兵权。

董福祥其人,四十年征战人生堪称半部晚清史和半部中国西北地方武装势力发家史。从与大众熟知的晚清名臣左宗棠角度来看,董福祥是左宗棠的敌人、部下、后继者:董福祥生于鸦片战争爆发的1840年,22岁聚众揭竿而起,扛起陕甘汉民起义反清大旗,七年后在瓦窑堡兵败于左宗棠悍将刘松山,投降湘军,所领部队成为湘军“董字三营”。不久随左宗棠、刘松山西域征战,平定新疆,与国有功。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中率甘军围攻使馆区、死守正阳门,随后又马不解鞍护送慈禧太后一行西逃,深得器重,达到了一生武功和荣耀的顶点,成为一品大员,加封太子少保。然而庚子一役惹怒了洋人,在清廷与洋人媾和时被点名要求处死谢罪,得到慈禧力保,最终遣归故里,终老吴忠。董福祥随左宗棠和刘松山攻破金积堡后,其部队奉命驻守,金积堡成为董家军地盘。董福祥归老于金积,大概也有这个原因。

从董福祥对宁夏乃至整个甘青疆大西北地区地方武装势力的影响来看,董福祥投降湘军之后,转而随湘军镇压回民起义。左宗棠率刘松山、董福祥等人扫荡宁夏金积堡之后转战河湟,大败河湟地区的起义军领袖马占鳌部,马占鳌率部下和子侄马海晏、马安良、马福禄、马福祥等人投降,成为董福祥属下的甘军将领,并跟随董福祥抵抗八国联军、护驾西行,得到清廷重用,民国建立后,马家军及其后人凭借多年在甘青宁地区深耕的实力,继续发展壮大以回民为核心的地方武装,成为著名的西北“四马”。可以说,“四马”军阀的根基就奠定于董福祥的甘军。

半小时后,从乡间小路到达董府东门。好高一座城门,夯土包青砖城门,砖木三开间单层歇山顶门楼,高近十米。内侧左右有马道,据讲解员介绍城门左右原本有角台,没有留存下来。

董府位于吴忠市吴青公路北侧500米处,董府所在的位置西临黄河,北依秦渠,南望牛首山”“府、山遥呼相应,堪称风水宝地。董府平面呈长方形,四周使用夯土院墙,东西长123.4米南北宽117米,顶宽4.35米。现在董府占地面积47685平方米,内寨1万多平方米,作为一个古代建筑群体的董府,主要的部分得以保存下来,遗憾的是外寨因连年战祸和自然腐蚀破损,早已经不复存在。1998年自治区政府将董府列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董府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城门内,高大的合欢树展开无数粉色羽扇,花红柳绿,青绿满溢,鸟鸣啾啾,虽然面积不大,但菁华集萃,让人赏心悦目。园丁正在割草,浓郁的青草香四处弥漫。

董福祥被遣归后,清廷仍保留了他的少保头衔,慈禧赐银30万两(约合现值1.8亿元)修筑府邸,据说三年才建成,占地三千多亩,由四部分构成。但董福祥逝世后,子孙后继乏人,董府也江河日下,还曾遭到土匪抢劫,现在仅存内府和花园。

作为一座四合院建筑,董府却不像北京传统四合院那样坐北朝南,而是坐西向东。内府门小巧精致,门口石狮守护,门左右有砖雕对联,门楣内部木梁彩绘鲜艳细腻。

进门后左侧是南路院和中路院,中路院北展厅陈列了董府历史。中路后院是董福祥一家居住以及他与卫队下属的议事厅,双层红漆木楼回环,门上木雕尤为精致,隐喻了董福祥的生平。

董福祥无儿无女,过继弟弟之子,但养子也早逝,留下一位遗腹子董恭,深受董福祥宠爱,还曾投靠马家军,1931年也死于非命,曾经声名显赫的董氏于是败落无闻。

走在城墙上俯瞰府内,卷棚顶高低错落,侧脊砖雕如同花边,圆形花窗和红木窗花有江南园林的情致。

02

从董府跨过马莲渠,约一公里外是回民的建筑——鸿乐府拱北。

拱北是阿拉伯语中坟墓的音译,一般埋葬教内贤达,也作为与清真寺类似的宗教场所,清真寺全国各地均有,拱北却全国少见,来宁夏是一个了解清拱北的机会。

拱北大院外空旷无人,正门大铁门紧闭,从侧门进入,一位头戴白帽的中年男子出来询问,我们礼貌表达参观之意,他微笑着让我们进去。

好开阔一个大广场,但与大众印象中阿拉伯风格迥异,实际上是中式建筑,看来参考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制:左右青砖瓦厢房成排,中央一座三开间四柱黄琉璃顶牌坊,正殿一座黄琉璃瓦庑殿顶砖木建筑坐落高台上,庄严肃穆,应该就是道堂。坐西朝东,可见坐西朝东可能是本地重要建筑的规制。

道堂南侧伫立一座尖顶六角砖石塔,如同一支铅笔,实际是钟塔(宣礼塔)。墓区在道堂后侧,我们教外人士不便入内。

走出拱北大院,垂柳拂弄着马莲渠滚滚浊流,虽然只五六米宽,水势汹涌。蒙恬开创的西套平原开渠史就从富平县(金积镇附近)肇始,不知道马莲渠是否能追溯到两千两百年前那段岁月。

03

上午十点出头,沿303省道继续向西,奔向黄河,一路人车寥寥,鸟比人吵,吴忠真是一座静谧的河滨之城,好像黄河宠爱有加养在深闺的小女儿,沉静而内秀。现在就要去亲近哺育这片土地的黄河了。

上午10:18到达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旅游区,这就是著名的青铜峡,黄河十大峡谷中不可能缺席的名字。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红山峡、青铜峡、三门峡……从海拔4800米的巴颜喀拉山下的汩汩清溪起源,黄河一路跌宕,劈山裂石,海纳百川,龙吟虎啸,奔向渤海,跨越三道地势阶梯,造就无数雄奇景观,比起别的黄河峡谷,青铜峡是独一无二的:黄河在这里浇灌出第一个河套平原——西套平原,黄河在这里与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擦肩,很多黄河大峡谷都修筑了水利枢纽,这里的水电站也是独一无二的——青铜峡水电站是我国第一座也是目前唯一的闸墩式水电站。

据《美丽宁夏》介绍,黄河出祁连山进入宁夏后开始由西向北流,经青铜峡后分为几个河道(灌渠),因此青铜峡水库对这个地区的灌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把蓄水分向各个河道,主要由唐徕渠、秦渠、汉渠和东高低干渠出水,与灌区内大小渠道连接成灌溉网,扩大了灌溉面积,实灌面积25万公顷。另外,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除河床建有水电站外,还在两岸各建一水电站,具有发电、灌溉、防洪综合利用水利资源的作用。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的重要水利工程。它于1958年开始兴建,1967年基本竣工。整个水库坝长697米,高42米,有7孔溢流坝,3孔泄洪闸。

上一次从河西走廊到六盘山,我就盼望着能再向北一点,离黄河再近一点。今天终于要看到青铜峡了。

从高大巍峨的彩漆牌坊进入景区,广场内一座座汉白玉华表矗立,显得庄重大气。10:30进入宁夏水利博览馆,先了解青铜峡代表的宁夏水利概况。

虽然整个宁夏境内有数十条大小河流,都是黄河的支流,但宁夏的生命之河毫无疑问是黄河。

博览馆内陈列了宁夏水利发展史:

蒙恬是当之无愧的开创者,“迁北河榆中三万家”,一部分移民安置在富平县(金积镇附近)。“戍边”二字前面常常还有两字“屯垦”,在中华几千年边疆史和军事战争史上,大部分时候屯垦都是戍边的前提,屯垦才能就地解决大批戍边军士的物资供应,减少物资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和损耗;屯垦才能让戍边军士安心扎根、稳定军心;屯垦才能让兵力就地生长、世代传承。秦始皇听从了蒙恬的建议,开始从全国各地征发贫民和因罪受刑的人前往河南地屯垦戍边。蒙恬在黄河沿岸开渠引水,灌溉田亩。这就是西套平原在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西套平原获得了“新秦中”的美名——可以与关中媲美的宝地。宁夏也多了一条古老的大干渠秦渠,宁夏引黄灌溉也自此浪潮澎湃。

然而秦末天下大乱,匈奴去而复来,而且,这一次返回“河南地”的,是经过冒顿单于统一之后愈发强盛的匈奴王国,成为新生的汉帝国一大边患。直到秦皇之后又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汉武帝,挥师百万,数战匈奴,这次把匈奴远远赶到了漠北更深处,汉长城也修筑到了蒙古大戈壁上,成为历代长城中位置最北的长城。

同时,晁错也像蒙恬一样给中央王朝制定了“守边备塞,劝农力本”的屯垦戍边政策。利用黄河水利之便,大规模移民屯耕及大兴开渠引水灌溉,自朔方(今宁、蒙河套灌区)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普遍修渠溉田。武帝时期移民最多的一次达到了六七十万,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这一次,除了疏浚秦渠,大汉帝国还给宁夏留下了更多的灌渠,汉渠(汉伯渠)、汉延渠(汉源渠)、唐徕渠(唐梁渠)等,都是在其间开凿或疏浚的。

当时银川平原的开发已从河东扩展到河西,形成河东、河西两大灌区。河东除原有的富平县、朐衍县外,又增设灵州新县;河西也新设有灵武县、廉县,5县均上隶于北地郡,人口约10万。汉朝政府还在宁夏黄灌区设农都尉,专门管理农垦和水利事务如银川市的前身,就是西汉政府在河西地区设置的屯田城——北典农城。它们是当地粮食的集散屯储中心,后被称为“仓城”。

历史总是在治与乱之间反复摆荡,经历汉末三国鼎立和五胡云扰的三百多年,直到北魏统一北方,西套平原才迎来了第三次大繁荣。这一次,它叫薄骨律镇,而蒙恬和晁错的后继者名叫刁雍。这位薄骨律镇将开凿了艾山渠,加强农业灌溉管理,使得短短的两年内,宁夏引黄灌区就达到了又一个历史高峰。宁夏粮食获得了大丰收,除了养活薄骨律镇驻扎军队和本地的农户外,还存储了大量粮食。为了向临近的沃野镇运送粮食,刁雍还开拓了黄河水运,修建了储粮城“刁公城”。

“塞北江南”美名的最终形成,即是在继北魏之后统一北方的北周时期。“塞北江南”这个概念的提出,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所撰写的宋代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该书记道:“灵州:风俗。本杂羌戎之俗。后周宣政二年(应为宣政元年,即578年)破陈将吴明彻,迁其人于灵州,其江左之人尚礼好学,习俗相化,因谓之塞北江南”。

北周武帝宇文邕为统一全国,挥师南下,而南朝陈宣帝也不甘示弱,派兵北上,攻打北周的徐州,北周大将王轨占据淮口,阻断陈军退路,大败陈军,俘虏主将吴明彻在内的三万陈军,北周朝廷认为这批军士及家属来自江南,想必善于耕织,于是把他们安置到西套地区屯垦戍边。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捞铁牛》写的黄河铁牛,青铜峡唐徕渠也出土了一头,身下还挖出数十斤唐代开元通宝铜钱和五铢钱,据文物专家分析,铁牛可能是唐代疏浚汉斯渠时敬铸的神牛,可惜1966年破四旧时期被砸毁。

西夏时期的灌溉技术同样十分先进,李元昊下令修筑新的干渠,可惜这条后来被民间称为“昊王渠”的西夏渠没有修建完工。

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也是水利专家,采用新的工程技术主持修建了水坝和水闸,而不是像前代那样仅仅开挖或疏浚水渠,是由储水到控水的一个飞跃。

明代在修筑灌渠方面似乎并不突出,但建立了飞马报汛制度,清代沿用,可见明代十分重视黄河防洪。到了清代,青铜峡区域的灌区渠已经达到了24条。

民国虽然局势纷乱,但还是没有停止对西套平原的水利建设,兴修了云亭渠(惠农渠支渠)、湛恩渠(唐徕渠支渠)及一些滩渠,解放前夕大小干渠已达到39条。

建国以后五十年代兴起了全国性的建设大潮,“高峡出平湖”,青铜峡水利枢纽就是继1957三门峡水电站之后新中国第二座水利枢纽,结束了引黄灌区两千多年无坝引水的历史,引黄灌溉面积从150万亩增加到550万亩。1964年,水利系出身的前任主席还随清华大学水利系在青铜峡学习,青铜峡水电站的代表性价值可见一斑。

博览馆内还值得一看的是宁夏地区治水方略,治水方略的基础是宁夏的水情,从中可以看出官方如何划分宁夏的地理单元:北部黄河流域为引黄灌区,占宁夏总面积的25%,中部干旱风沙区,占宁夏总面积的42%,南部黄土丘陵区,占宁夏总面积的33%。因此,北部灌区以节水为主,虽然不缺水,但要提高用水效率。中部干旱风沙区则兴修四大扬水工程,把北部的黄河水通过泵站引到干旱千年的荒漠地区。南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也需要调引六盘山东麓的水资源进行开源。

按这些介绍,在四大扬水工程的滋润下,《山海情》里洗锅都舍不得用水的西海固地区已经不再干渴。

上午十一点,出博览馆坐观光车一公里到青铜峡水电站大坝,终于亲眼目睹了青铜峡水电站。

黄河浩浩汤汤,泥流奔涌——每年4月至10月进入汛期,黄河就会由绿变黄。河面宽广,但河水不深,大部分河水都被大坝截流在上游以供灌溉,坝上水深30米以上,此刻三个排水闸正在排出青绿的浅水。大坝建成之前,青铜峡两岸还有古代的石刻和石碑,1960年大坝蓄水成功以后都被淹没水下。

跨过幸福桥下的东干渠,穿出绿荫到达游船码头,坐在游船里逆流而上,右侧的贺兰山跟这几天看到的一样还是棕色沙石山,只是尾脉相对低矮。左侧牛首山是土山薄草,据说大禹治水时来到青铜峡,恰逢夕阳西下,两岸山壁如铜,因而得名青铜峡。这个名字多好啊,如青铜一般坚韧,如青铜器一般庄肃贵重,凝聚着中华文明的精髓。河中芦苇绿洲浓密如草原,惊涛拍窗,仿佛带着喜悦。贺兰山脚下,西夏108塔从芦苇丛中露出头来。

行船大约十分钟,到达贺兰山下的漂流码头,终于要体验著名的羊皮筏子渡河了。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里写过1936年坐羊皮筏子从兰州到中卫的见闻:

记者以四月二十四日离兰州,搭牛皮筏,遵黄河以赴宁夏。西北水上交通,皮筏较木船为普遍。皮筏有牛羊皮两种,其组成方法,系将牛羊皮袋经过相当油浸工作之后,紧束头尾四肢,内胀以空气,然后以数个、十数个或多至数十百个,编成平面长方形,上再施以木架,架上可以载货搭客。又如运载羊毛水烟等数量较多之货物,则大体皆用牛皮筏,因其载量较大,一筏可以载重数万斤。更有将羊毛装入皮袋中者,如此可以省却筏上堆毛的高度。筏上如张设帐幕,则立即可以布置成功宽敞的水上行宫,空气与光线皆十足的美好……

记者所乘之皮筏,乃由一百二十个牛皮袋所组成,平稳宽舒,坐卧读书,皆甚相宜。筏上共有水手六人,分掌前后各三桨,水手名把式,中有一人为首领,名为拿事。前三桨关系重大,故以头等把式司之,拿事对各把式不但有指挥之全权,而且有保护之责任,因一个筏上之水手,大半与其首领有宗族及乡里等关系,离家时所带出之人丁,必须于返家时交还其原来之家庭。首领对于钱上之安全亦负完全责任,必须能领导皮筏免去水上一切的危险,故为首领者必须走黄河,深习水性,而且为机警果断之人,始能胜任。

直到20世纪七十年代,羊皮筏子还是两岸的人们渡河的常用工具。黄河边长大的宁夏中卫作家张立新也写了儿时的羊皮筏子记忆:

我们中卫人管羊皮筏子叫排子,而排子匠就是划羊皮筏子的人。摆渡用的羊皮,我们叫浑脱,意思是说这样的羊皮是从羊身上整个脱下来的,很形象。浑脱有六个口,四条腿各一个,脖子、肛门各一个。脖子和肛门两个口始终是扎死的,四条腿的口子扎死三个,留一个是活口,用来吹气。排子大体呈正方形,用十几个浑脱编排而成。这十几个浑脱,用比大拇指粗一点的木棍和比火柴棍粗一些的皮绳(或麻绳)连接成一个整体。一个排子得有三四十根三四米长的木棍,所需皮绳(或麻绳)怕是得有好几斤吧。棍子纵横交错,铺成一个平面,充气的浑脱在一面匀称地排列,侧面紧贴木棍,用绳子牢牢地捆扎成一体。浑脱和绳子都是用油脂浸泡过的,韧性十足。这样的排子在没有机械化运输工具的漫长时代里,是很智慧的发明。不超载,且重量平衡分布,在风不大浪不高的日子里坐排子横渡黄河很安全。即使有一两个浑脱漏气,只要处置得当,也不会有危险。因此,划排子的人必须富有经验和技能,必须是个匠人……

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大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下河沿的排子摆渡消失了。那一时期,我记得渡口上开始有了一艘木船,过了几年又换了一艘铁船。木船可以摆渡牛羊,铁船可以摆渡汽车,快捷又安全,自然是无人再愿坐排子过河了。

……

在那个春天,我惆怅地以为在故乡的大河里,将会永远看不到排子凌波横渡的景象了。可是当我上大学之后,我惊奇地发现那古老的排子竟然派上了新的用场!确切的时间应该是在一九八六年的暑假,那年我二十岁。那时去沙坡头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沙坡头下童家园子的人竟然能够用那古老的排子满足游客的探险心理!而政府也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前景,要将那里建成旅游区,实行封闭管理。

酉水边长大的我,小时候羊不多见,更从未听闻羊皮筏子当船。直到走向黄河,走向边疆,重重大山里的孩子才知道天地之壮阔。坐羊皮筏子是什么感觉呢?

穿上救生衣,船工抓紧筏子底下的麻绳固定筏子,叫我们躬身蹲着上筏子,筏子中央摆了四块座垫组成一个豆腐块就是座位,我不会游泳,但感觉波阔水平,黄河宽厚可亲,队员之间相互搀扶着两三步还来不及趔趄就坐上了垫子,四人俩俩背靠背坐上,船工坐在前面,开始徒手划桨。河水就在身下轻轻荡漾,有种柔柔软软的感觉。快艇路过,三排浪涌起,羊皮筏子像摇篮一样上下飘荡,黄河母亲在爱抚着自己的儿女啊。

羊皮只两个桶装水桶大,皮筏子才两米见方,一半入水,就这样就可以渡过滔滔黄河,可见母亲对子女的宽容。据船工介绍,这一个筏子下面扎了14个羊皮桶,桶跟汽车轮胎一样需要保养,平均四五天灌一次油,每天都要补气,天天下水的羊皮桶用了两三年就不能用了。

漂荡十多分钟,重新上岸,朝着寺院钟声走去。唐徕渠古渠引水口被芦苇丛挡住,古老的唐徕渠开凿于汉代,是宁夏最大的灌溉干渠,跟都江堰一样采用无坝引水,利用水势自然高差引水流向农田,所以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的美名。

渠边湿地滩塘横漫,小荷才露尖尖角。广场尽头,西夏108依山而上,如同巨大的棋局。

这是中国第三大塔林,12层共108座覆钵式土塔,每层塔数都是奇数,从低到高逐层递减,但为什么这么排布,却无人能破解,甚至一开始人们还以为这是明代的佛塔。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维修塔林时出土大量文物,才发现建于西夏时期,但修建人、具体时间仍是个谜,只能确定不是葬塔,没有舍利子。

从塔林最底层拾级而上仔细观察,塔身原本是夯土涂泥,后代经过包砖,但修复不算精细,塔刹的砖层有点厚薄不均。但在贺兰山下有一片如此神秘排布的塔林,像是天人对话的密码。
最高层一座大塔,后面一间小佛殿。站在殿前,俯瞰黄河,与牛首山对望,山河形胜,气象万千。

塔林左右各有一座佛寺和道观。塔林右侧还有一座塔林博物馆,展陈了塔的历史、不同类型、各种材质、中国不同地区和世界各个地区的代表性佛塔,相当于一本立体直观的佛塔百科书,非常值得仔细观看了解,可惜我们时间有限。

12:50108塔景区,坐观光车沿河西岸北行。车行数百米,跨过青铜峡市文保单位河西总干渠铁桥,又跨上修筑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宁夏黄河第一桥,上游百米外,与青铜峡水电站的大坝并行,河水在脚下卷起云纹,不由得遐想,为什么没有诗人写“滚滚黄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04

午饭后下午两点沿滨河大道离开黄河,继续向西。一个多小时后,下午3:20到达中宁县金沙村。这里最明显的地标应该就是石空寺了,据说是丝路名刹,《陇右金石录》记载:“石空寺创建于唐朝时,就山形凿石窟,窟内造像皆唐制。”但我们来这里,没有时间朝拜佛寺,匆匆直奔石窟而来——比起重建一新的石空大佛寺,石空大佛寺石窟因为更加原始而显得珍贵。旁边本还有一个明代的石空寺堡,但已经没有遗迹。

石空大佛寺石窟是自治区人民政府1963年公布的第一批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史书记载,石窟开凿于唐代,是古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宋、西夏、元、明各朝代又陆续进行了维修和扩建,窟内存有清代以前各个朝代的雕塑、壁画、铜佛、铜镜、砖雕、木雕、石刻、图画、丝织品以及各种文字、多种版本的经书等珍贵文物数百件,是西北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艺术宝窟,尤其是近百尊高一米以下的元明时代的小型彩塑佛像、菩萨像、罗汉像、神仙像等雕塑更为珍贵,这些由黑人、阿拉伯人、汉族人、藏族人、蒙古族人等多种族人物组成的群雕造像,一个个神态各异、造型多样,色彩古朴,栩栩如生,是雕塑艺术中难得的精品。

石空大佛寺石窟因地处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长期遭受着风沙的侵害。据专家考证,该石窟区共有二十多个洞窟,后来大部分被流沙掩埋了,只有九间无梁寺窟等几个洞窟,由于石窟大造像多,信教群众每年入窟朝拜,清除积沙,才得幸免。到60年代,由于大搞破四旧立四新、扫除封建迷信等运动,再也无人朝拜清沙,所剩洞窟也全部被流沙掩埋了。1980年,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决定,首先抢救发掘石空大佛寺石窟,并委派考古专家于12月下旬进驻大佛寺,对窟区东段进行考古发掘,并同时投资十五万元,维修了靠山楼、大雄宝殿、东西陪殿和两座禅堂,工程历时近四年,共清理发掘出大小洞窟13个,大批珍贵的文物才得重见天日。

进石空寺院内,红棕色的双龙山南壁即是石窟所在,向右进小铁门,左侧山壁上一个五六平米的小洞窟,无头佛像残肢断臂散乱一地,看起来还没有来得及清理。顶部彩色壁画隐隐约约。
继续前行,前方一个大窟,外侧砖砌寺院建筑垮塌严重,从钢架撑着的一个小门猫腰进入,窟内像一个建筑工地,脚手架、钢管横七竖八,看来正在维修。只能隐约看到正壁上的一个佛像半身,左右壁一排菩萨像还比较清晰,尤其是右壁地上一个佛头,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线条流畅潇洒,栩栩如生,以我外行的眼光也能立即看出是精品。

掉头重新进入小门,寺院大雄宝殿后,最高处依山而建一座双层三开间佛殿,一层殿内左右两个佛窟,左侧窟内看起来年代更早,但保存状况更差,大部分佛像无存,仅剩莲座。
右侧石窟正中佛像比较完整,还能看出表面金身,左右胁侍菩萨衣袂残留彩漆,窟顶也有斑斑块块蓝色壁画。

寺内空无一人。在这样寂寞的寺院,看到还未修复的石窟原样,也是难得的经历。遐想唐代安史之乱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改道灵州,也许古道上的往来僧侣、信众就在这里留下了信仰的痕迹。

出寺向东,沿栈道爬上崖顶,铁围栏围着金沙村五号烽火台,只剩锥形土堆,南北牵着长长的土墙,北侧长城下山游走在台地上,部分被沙掩埋——这里是腾格里沙漠的边缘。长城伸向隐隐约约的下一段山峦,又一个烽火台守护在一旁,目送它走向昨天我们巡过的西长城。观景台旁这个烽火台南侧的长城墙体不明显,这一段西长城明显保存状态远远不如昨天的北岔口段。

05

下午16:10离开石空大佛寺,向北开进山中土路,走进腾格里沙漠,穿过刚刚在烽火台上俯瞰的长城,路左侧,金沙村四号烽火台伫立在高坡上,经过昨天两次与烽燧相见,我一眼就看出这个烽火台也牵着燧。

沙丘起伏,与沙石山争夺地盘。一丛丛紫色飞廉四仰八叉躺在沙坡上晒太阳,圆溜溜的刺球顶上擎一枝艳紫色花。
爬上沙山,到烽火台脚下,烽火台还是一路常见的方墩,也是一烽十燧,但是燧分两列分列两条山梁上。像烽火台伸出的两道长螯。
远处西南方另一道高坡上,还有一个梯形的墩台。那就是今天要看的第三个烽火台。

回到338国道向西,路北侧远处高坡上,余丁村烽火台又像昨天的北岔口烽火台一样牵着十个燧,远望好像一只舞狮,雄壮的狮头牵着曲折的彩绸。
临近下午五点,在北营子附近北转入山脚砂土路,然而晴天一道霹雳,到了山脚下,却横着一道簇新的拦路杆,据带队专家说今年三月前来时此处还无遮无拦,推测大概是附近黄羊古落景区新圈的地——黄羊沟确实是中卫地界内一处古老的遗址,据说曾出土过石器时代的人类聚落遗址。可是我们因此而不能访问那个特别的烽火台,实在不能不说是个大遗憾,山顶的烽火台刘庄村1号烽火台跟昨天和今天看过的烽火台不同,烽火台外表是包石的,而且也是一烽十燧。此外,烽火台所在的山坡上还有未经开发的野岩画,可以体验自己在石壁上寻找和发现不同岩画图案的乐趣。

杠不过拦路虎,只得继续沿338国道向西,车行约十分钟就到了胜金滩,路北侧即是长城文化公园胜金关广场。

胜金关、三关口、打硙口(大武口)、镇远关是明长城宁夏境内的4处重要关隘。其中三关口和胜金关都防御着阿拉善高原上的蒙古部落。胜金关守卫着中卫以东黄河与北山之间的通道。胜金关依山而建,修筑于明代弘治六年,万历四十一年包砖,清代同治回乱时期废弃。

走景区栈道爬上山,包兰铁路、338国道、黄河并行在开阔的平原上,仿佛是昨天在三关口的场景,只是山体不如贺兰山峭拔。山顶的胜金关关城现在只遗留一段西墙,另有一座带围院的包石烽火台胜金关1号烽火台,残高不足三米。

06

临近傍晚六点离开胜金关,继续向西,四十分钟后,绕到中卫沙坡头机场西北角的迎湖路,看今天最后一处长城遗迹。路南侧一道起伏的土梁拦在黄色铁网内,长满荆棘丛,文保碑显示是“明长城—中卫段”。
其实,这一段土墙并不是长城,而是长城北侧的一个“买卖城”的城墙,宁夏地区唯一两处长城互市地点之一。而且奇异的是双城并立,之间以长城为轴。

绕过围栏,走进靠北的古城,城内芦苇丛生,地面有白色盐花,看来是地势低洼的盐碱地。一个大墩台骑着长城墙体,睥睨着南北两城,用于这个敌台尺寸超大,难怪脚下立了一个“万里长城第一墩”的石碑。
墩台南侧百米外是南城的西北角,城内被沙漠掩埋。

今夜,我们也要淹没在腾格里的沙海……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旅游攻略

日本9日游记|向山野深处漫溯,和歌山 & 熊野 & 高野山

2024-6-17 21:10:00

旅游攻略

宁夏游记|从腾格里到六盘山

2024-6-19 8:42:0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这将关闭于 0

在线客服
途川户外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2024-09-20 06:20:31
您好,川西,西藏,青甘大环线,新疆,云南精品小团自驾游报团/拼车/包车/租车/定制旅行等服务产品,全程无购物,无任何套路,随玩随停,沿途旅拍,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