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游记|贺兰山的陵墓、双塔与岩画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中国大地上成千上万的山脉中,神山圣峰无数,如同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条自己的母亲河。但有一些山脉,因为特殊的位置、特殊的走向、特别的影响,哪怕绝对高度平平无奇,却能成为数千年历史上、千万人心目中浓墨重彩的高峰。昨天我拜别的阴山如是,今天将要仰望的贺兰山如是。

被古人称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的贺兰山,南北长200多千米,东西宽1560千米。山地海拔多在16003000米,主峰达3556米。是中国少数南北走向的山脉——几乎是西北唯一一条,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它与阴山一道画出了中国大陆的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每天,贺兰山气象站收集的气象数据都是当天央视天气预报的信息来源。

贺兰这个名字听起来风情旖旎,让人联想到唐高宗那位娇艳妩媚的宠妃贺兰氏。但据说贺兰山的名字来自突厥语的骏马,在苍茫阿拉善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之间,峭拔连绵的贺兰山的确像奔腾的骏马,让大地的沉闷荒凉一扫而空。于是有人说贺兰山的美是像睿智男子自信满满的脸,像北方汉子的脊梁。在茫茫大漠中乍见这种拔地而起的石山,自有一股力量让慵懒的你立刻振奋起来。

在我看来,贺兰山毫无疑问应该是一位秀美的年轻母亲。你看,她的臂膀两次被黄河切割,却也无怨无悔继续哺育着草木生灵。她独自伫立在腾格里、乌兰布和沙漠和蒙古戈壁之间,像站在路口守望着跋涉绝域的游子,给他们久违的栖息与滋养。她欣然看着人类在自己的衣袖上甚至脸上描描画画,仍然宠溺着这些天真的儿女,为他们挡风遮雨、春蚕到死丝方尽。贺兰山竟然还产煤,贺兰山凝结的太西煤被誉为“煤中之王”,山脚下的石嘴山、乌海一夜暴富,从落寞的小村镇迅速成为现代化都市。

据宁夏一些学者考证,《山海经》记载共工怒触不周山,共工撞向的即是贺兰山。我实在难以置信,共工会撞向这样一座母亲一样的山。但听说贺兰山的岩羊在被狼群或盗猎者围堵,在绝壁上走投无路时,会选择跳崖自尽。也许,《山海经》记错了,共工不是撞向贺兰山,而是悲愤地投入贺兰山的怀抱,像一只岩羊一样。

如今,天高地阔,我也像一只岩羊,奔向贺兰山。你看,还没有与它亲密接触,我已经在脑中浮想联翩。可是,在它身畔只有短短两天时间,今天先去感受,千万年来人们对贺兰山的信仰、祈求和记忆。

01

早上8:05,从银川市区出发,沿沈阳快速路向西,半个小时后,到达了贺兰山下的西夏陵景区:在贺兰山南段腊塔沟外的一大片冲积扇上,伫立着九个高大的土墩和散落其间的271座陪葬墓,这就是全国唯一一处、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党项人王朝西夏国的王陵。这里是贺兰山的南端,据说党项人曾在贺兰山看到银龙盘旋,因而把贺兰山视为圣山,历代皇帝选择在贺兰山下修筑陵寝。

西夏人远去了,党项这个族名消失了,我们来得太晚,只能看他们留下的陵墓残迹。西夏立国190年,12位帝王(其中追封2位),留下九座陵,据推测可能末代三位西夏王没有来得及修筑陵墓。因为军事禁区的原因,目前对外只开放3号陵1个陵,12号陵也会不时开放。今天我们只能参观其中的412号陵。

乘景区摆渡车沿110国道到陵区,路右侧即是陵区,最醒目的黄色大圆丘是王陵的实心陵塔, 以它们为中心,1991年宁夏区政府规划了58平方公里的陵区保护范围。

十分钟后沿神道进入陵区,一大片广阔的山前和缓起伏的砂土草原,灌木丛生,尖脆的沙枣树在风中招摇。首先遇见的是长期开放的3号陵,陵园规模最大,据考证即是李元昊的泰陵,但今天在整修没有开放。

随后来到4号陵。陵园西北侧紧贴着一层层海浪般的山峦, 绿草蓬勃,撒着米粒似的白色野花,据讲解员介绍此地原本还有泉水和黄河渠,背山面河,水草丰茂,风水绝佳。4个阙台像四个烽火台,框出了陵园的范围,之间相距百米左右,阙台表面残留着圆形孔洞,顶部原有阙楼无存。阙台之间的神道通向陵园中央一片残缺的黄土墙,围着的锥形圆丘即是四号陵。

据讲解员介绍,陵塔的土质来自黄河优质河土,跟统万城一样夯筑手法,掺杂生石灰。外穿插木构建筑,塔顶有塔刹,都没有遗留,目前没有确切证据确认每座陵的主人身份,只有六号陵因为抢救性挖掘进入陵墓内室,内壁遍布彩绘壁画,但没有发现墓志铭。

四号陵跟六号陵一样被盗掘过,因为没有开放,只能在阙台处远观,据推测是西夏第二代皇帝李元昊之子李谅祚的陵墓。李谅祚三岁登基,母亲和舅舅把持权柄,借与舅舅儿媳梁氏的私情铲除舅氏家族,只活了21岁。从他开始的三代皇帝,西夏王室独特的母党专权现象持续数十年。

4号陵向南去12号陵,独特的双陵并立景观也成为了《大话西游》、《刺陵》等电影的画面之一。这两座陵园离贺兰山稍远一些,南侧1号陵,北侧2号陵,各高九层,相距数百米,每个陵园面积近7万平方米,相当于3号陵的一半有余。跟4号陵不同的是这两座陵园四周有双城墙,残墙像长城残迹一样,也是高约一米的土垄。有月城(相当于瓮城),有内城,有阙台(阙台上原本有塔刹),有碑亭,形成了古城一样的形制,散布在中央圆锥体周围,有方有圆,高低错落,跟汉族王陵的形制差别是陵塔地下没有寝宫,只有棺椁和陪葬品。
1号圆锥陵墓前侧有醒目的粗壮土垄,即是墓道,墓室不在陵墓正下方的地下,而在墓道与陵墓之间的地下。虽然已经只剩相当于钢筋混泥土的陵园建筑骨架,但还是有作为古建筑的信息可供解读。

12号陵与其它陵墓相比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陵墓旁有一个约三米高的墩台被考证为中心台遗址,标示整个陵区的中心位置。
站在中心台旁举目四望,棕绿色的贺兰山深深浅浅,波澜壮阔,又如一层层登天的石梯,人间帝王努力把陵墓修得高大挺拔,渴求着与千里江山一起永恒长存,可是在这天地间依然如同九点烟尘。渺小的人类把陵墓、殿堂、祭坛、塔寺修筑在宏阔的空间中,是祈望,也是致敬。

临近十一点,回到景区入口处,参观西夏博物馆。三个月前我在武威参观的西夏博物馆和银川这个西夏博物馆规模的差别,比武威和银川城市规模的差别还大,把武威西夏博物馆放进面前这座银川西夏博物馆里,就仿佛把铅笔盒放进抽屉。银川西夏博物馆一定是新建的,七年前我第一次来西夏陵时完全没有印象它有如此气派。

博物馆两层楼,一层分四个展馆,二层因为改造升级暂时没有开放。前两个展馆介绍党项族的历史和西夏国的制度、文化,陈列瓦当、瓷片、符牌、蒺藜、碑刻、冷锻甲、木雕等文物,与武威西夏博物馆内陈列的内容差别不大。值得一看的是介绍了西夏兴庆府仅存的城墙是银川市区中山公园内的一截矮墙,据说是李元昊修建的避暑宫遗址。

在这里我又看到了在武威西夏博物馆初见的感通寺塔碑,这里的是复制品。

三号展厅比较可观,陈列了很多西夏地区的佛教遗址,西夏因为占领了河西走廊和阿拉善高原,直通西域,西夏境内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兼有。馆内复制了开凿于西夏时的瓜州榆林窟第29窟、第2窟和贺兰县宏佛塔,其中宏佛塔出土的几个西夏时期佛头都是国家一级文物的原件,圆润温厚。

02

中午十二点离开西夏陵,12:52到达贺兰山下镇北堡镇,贺兰山拜寺口、滚钟口、苏峪口(宿嵬口)就在附近。午饭后下午两点,从镇北堡向西北又奔向贺兰山,去拜寺口。
拜寺口双塔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洪广镇金山村贺兰山东麓拜寺沟沟口北侧台地上,有两座东西对峙的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空心砖塔,相距约125米,东塔高37.79米,西塔高38.46米。双塔装饰风格相似,造型略有差异。东塔较纤细,塔檐之上有平座;西塔较粗壮,刹座转角有圆塑力士像,塔身影塑彩绘也更为丰富。双塔于1986年清理维修,从西塔塔刹穹室内出土了一批文物,推测双塔始建于西夏中晚期,元代早期进行过修缮。

除双塔外,拜寺口及拜寺沟内还有多处建筑遗存,西塔北侧山坡上有塔林遗址,1999年考古发掘,共发现62座塔基,原塔皆为覆钵式砖塔。沟口南北两侧各有一处大型建筑基址,现在分别被称作南寺台子和大寺台子遗址。沟内距离沟口约10公里处曾有一座西夏方塔,毁于1990年。接近山脊处还有殿台子遗址。由此推测,拜寺沟地区在西夏时期拥有规模庞大的皇家佛教寺院建筑群。

据考证、西夏时期整个王朝佛教盛行,开国皇帝李元昊信奉佛教,而贺兰山是西夏王朝的神山,于是理所当然的依托贺兰山建了许多寺庙。拜寺口曾经是修建佛祖院的位置,寺庙规模宏大,这也是李元昊离宫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据考证,这里是西夏贺兰山佛祖院遗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始建于何时史料并无明确记载,在明万历年间的宁夏《万历朔方新志》卷首《宁夏镇北路图》中,拜寺口就标有双塔,再根据塔刹发现的文物推测,双塔于元代早期曾进行过修缮,粉妆了壁面,但塔身未进行大的修理。新中国成立以后,经测定双塔朽木,有学者认为双塔是西夏中晚期所建。清乾隆三年十一月二十四(173913日)银川发生过一次八级以上地震,拜寺口附近的建筑房屋均被震毁,唯双塔及拜寺沟塔依旧傲然挺立于巍巍贺兰脚下,可惜的是,拜寺沟古塔于上世纪90年代被文物贩子炸毁,如今只剩拜寺口双塔,这也是现存西夏古塔中的最佳作品。

拜寺口有双塔,有方塔,有塔林,还有寺院,可见曾是西夏一处礼佛圣地。拜寺口方塔遗址还出土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不仅印证了宋代科学家沈括关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记载,而且将我国使用木活字印刷技术的历史提前了100多年。

可是,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复建后的双塔,方塔被文物贩子炸毁了,塔林和寺院也只剩残迹。

二十分钟后到达拜寺口景区,依山而建,空旷清幽,清风习习。
双塔看起来都很新——1986年重修过,通体红棕色,比较粗壮,从底到顶逐层收缩,有钻天之势,每层配绿琉璃檐角,显得丰神俊朗。

两塔之间的木围栏内砖瓦堆积、石臼散布,都是寺院建筑遗留的废墟,北面山体中有一片奇异的红色山壁,是一处天然形成的佛像,仿佛一尊仰卧的大佛,眺望着黄河。山脚也有寺院基座和塔林废墟,层层如同梯田。

爬上半坡俯瞰塔林废墟,与双塔对望,平坦原野与天相接,胸襟为之一宽。

拜寺口还是一条交通要道。明代宁夏镇城西侧道路即穿过拜寺口,据《中国长城志》:“由宁夏城向西,经西湖、镇北、下场、上场入贺兰山拜寺口,经丰登堡、平羌堡(今平吉堡)可至三关,平羌堡向南又通大坝。”双塔西侧就是沟口,但现在被围在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得入内。贺兰山数十条大小沟谷,原本很多都可以作为山脉东西麓通道,但目前只有大约七八个沟口还可以自由出入。

03

下午三点,离开拜寺口继续向北去贺兰口,去看更古老的人类记忆与信仰——贺兰山岩画。

十五分钟后到达贺兰口。烈日当空,仍有不少游客,还遇到了两个老年旅游团,看来贺兰山岩画确实是全国著名景点。

进景区后顺山势向上,先进世界岩画馆了解岩画的基本信息。

岩画是距今千万年前古人类在岩石上或刻或画留下的图案。从形成手法来看,岩画分为岩刻类和岩绘类。全球各个大陆都广泛分布岩画,最早的是印度尼西亚的距今近四万年前。各个大陆和国家的岩画各有特色,比如欧洲岩画以岩绘为主,野牛岩画看起来有毕加索画的神韵。非洲岩画则看起来像动物世界,尼日尔的长颈鹿岩画栩栩如生。

中国也是个岩画大国,28个省区内有超过15万幅岩画。中国对岩画的研究是从南方岩画发端,1915年学者在福建发现了岩画。中国南方岩画以岩绘类为主,北方则是岩刻类为主。
贺兰山岩画是中国北方岩画带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片区域,在贺兰山多个沟口分布有数万幅岩画,包括人面像、动物群、植物、符号、人体、狩猎、放牧等等丰富多彩的图案。

贺兰山岩画属于北方草原文化类型。经“地衣测年法”鉴定,其制作始于远古狩猎时代,多数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迄宋辽西夏末叶;系由不同的游牧人群在不同年代,按照不同的心理意向,历经近万年时间陆续刻成的。岩刻个体形象多达两万幅,最大的长十余米,最小的不过一二厘米。穷形尽相,含蕴无穷,组成了一座造型艺术的长廊。早在公元六世纪初,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在《水经注》卷三中记载:“(黄)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焉,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下午四点出岩画馆,坐摆渡车进山,从一个大广场进贺兰口——一条30多米宽的大沟,铺满碎石,是贺兰山泄洪道之一,据讲解员介绍也是贺兰山48个山口中最陡峭的一个山口。沟两侧铺着木栈道,沟谷两侧和山前洪积扇分布了2319组、5685幅岩画。

先看沟东,山壁鼓鼓囊囊,虬结成团,有的岩画很清晰,有的岩画需要指引才能辨认。其中最著名的太阳神岩画,把太阳与人脸的形象结合起来,因此得名“太阳神”,成为贺兰山岩画乃至宁夏岩画的标志性图案。爬上数十级石阶才能就近看到这个挂在20米高空中的“太阳神”,果然线条流畅,形象鲜明显赫。

除了岩画,贺兰口还有西夏人的礼佛题刻,明朝人在嘉靖时期修筑贺兰口长城、万历时期修筑贺兰口水关时的碑刻,当然还有守卫如此重要沟口的烽火台,贺兰山烽火台就在崖壁顶部,石块垒砌,经过修缮。

走出沟口下山,一只只岩羊在路两侧山脊上轻快蹦跳,毫无惧色。岩羊在贺兰山就像牛羊在草原。
我回想着去年看过的阴山炭窑口岩画、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它们与贺兰山岩画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两条山脉、干旱和半干旱的荒漠地区,远古人们留下的岩画给我留下了共同印象,比如几处个区域的岩画中都必不可少的图案是牛羊等山间常见且与人生存密切相关的牲畜——说明在岩画诞生的年代,这些半干旱区域都是以狩猎、畜牧业为主。但是,我在阴山炭窑口岩画和阿拉善曼德拉山岩画没有看见贺兰口岩画中出现的长城石刻和西夏文石刻。

从更深广的视角来看这些图案,它们到底在表达什么?我想,岩画大概是古人的文艺创作,是最早的图画文字,也是原始人的生活图库,是一种提炼式的记录,记录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崇拜、欢喜、渴望或祈求,都倾注在一笔一画、一凿一划中。

关于岩画,宁夏考古学者还有一种猜测。史记记录远古母亲姜嫄“践之而孕,期月生稷”,姜嫄踩到的巨人足迹应该就是前代遗存下来的脚印岩画,体现的是脚印岩画作为一种巫术手段在生殖崇拜中发挥作用。

《山海经》是“述图之作”,来源也是岩画,是作者大禹治水时收集到的远古岩画图录,“河出图”、“洛出书”指的其实就是随着河水涨落而偶然露出水面上的崖壁岩画。因此,我们随意可看的岩画,在古代就是古代帝王将相才能综览的“河图”“洛书”——天地之密码。

想一想从祁连山到贺兰山到阴山,岩画在黄河两岸的很多峡谷铭刻了千万年,这种推想似乎也很合理,顿时也让这些看起来浅显稚嫩的岩画变得更加奇妙而厚重。

04

下午五点半离开贺兰口,向南车行约15分钟就回到镇北堡镇。时隔七年第二次看镇北堡,第一次的时候我跟普通游客一样看的是摄影基地,今天再来,终于懂得看电影拍摄地之外的风景——长城。
明代的镇北堡是明长城宁夏镇西长城重要边堡,西据贺兰山,东卫银川,建于弘治十三年,清代乾隆三年十一月(公元17391月),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明代镇北堡在大地震中震毁,乾隆五年在明城东面新修了满城,两座城都是夯土建筑,形成了两府兵营的独特格局,两城并立形如贺兰山与黄河之间的一个太极图,成为一处风水宝地。

镇北堡从明长城宁夏镇上百个边堡中普通的一个变成如今游客如织的十大影视城之一,是一个文学和边塞、艺术与军事混血缔造的奇迹,是宁夏本土作家张贤亮书写的一首当代边塞诗。

张贤亮(19362014),国家一级作家、收藏家、企业家。193612月生于南京,祖籍江苏盱眙县。在20世纪50年代初读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1955年从北京移居宁夏,在南梁农场插队,先做农民后任教员。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诗歌《大风歌》被划为“右派分子”,押送农场“劳动改造”、管制、监禁长达22年。1979年后得到平反恢复名誉,1980年调入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重新开始执笔创作小说、散文、评论、电影剧本,成为中国的重要作家之一。

“镇南堡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我懊悔一上午急急忙忙的赶了三十里路,走得我脚板生疼。

所谓集镇,不过是过去的牧主在草场上修建的一个土寨子,坐落在山脚下的一片卵石和沙砾之间,周围稀稀落落地长着些芨芨草。用黄土夯筑的土墙里,住着十来户人家,还没有我们一队的人多。土墙的大门早被拆去了,来往的人就从一个像豁牙般难看的洞口钻进钻出。但这里有个一间土房子的邮政代办所,一间土房子的信用社,一间土房子的商店,两间土房子的派出所,所以似乎也成了个政治经济中心。今天逢集,人比平时多一些,倒也熙熙攘攘的,使我想到好莱坞所拍的中东影片,如《碧血黄沙》中的阿拉伯小集市的场景。”

在代表作之一《绿化树》中,张贤亮如此描述主角“我”眼中的镇北堡(小说中化名为镇南堡)。

在宁夏的戈壁荒漠、偏远乡村被流放、被监禁了二十多年,张贤亮早已把宁夏这片土地的沟沟壑壑、一草一木装进心里。1980年,当电影《一个和八个》的导演张军钊来到宁夏为电影拍摄选景,在宁夏文联工作的张贤亮将镇北堡介绍给了张军钊。1981年,著名导演谢晋以张贤亮小说《灵与肉》为原型在镇北堡拍摄了电影《牧马人》。1983年,张贤亮把镇北堡写进了引爆文坛的小说《绿化树》中。1987年,柏林金熊奖获奖电影《红高粱》里的“我爷爷”和“我奶奶”在镇北堡的一处小院酿起了酒……镇北堡作为影视基地彻底出名了,1993年,张贤亮响应“下海”热潮创办了镇北堡西部影城。
尽管自嘲“出卖荒凉”,但张贤亮更珍爱荒凉,他修旧如旧,修缮了墙倾圮塌、沦为羊圈的古堡,又独具慧眼和远见,搜集被当作废物抛弃的古代建筑构件,吸纳非遗传承人进入镇北堡,真正实践了在镇北堡展厅入口处那句话“文化是生产力”。张贤亮成为了宁夏乃至中国当代文坛的传奇,正如镇北堡成为了长城军堡的唯一——我从未见过如此荒凉却又如此热闹的长城军堡。

从东南角走向依然高达五六米的城墙,“苦海,翻起爱恨,在世间,难逃避命运……”钻进心里。满城东门马蹄形的瓮城,是我第一次看见明代军堡瓮城内仿古商铺林立,人流穿梭。
走进东门,回望,清月浮空,至尊宝和紫霞站在满城东门城门上,即将分离,却又似乎永不分离。

在开发前,城内原本只剩几户牧民人家,如我见过的几十个明代古堡一样衰败萧条,现在修满了错落的院落,九十年代的仿古工艺,倒也并不突兀,确实修旧如旧。

出城,从明城东角高高的“月亮门”进入古城内,明城确实不如满城热闹,城内仿古建筑相对稀疏,由于大地震的破坏,原本明代古堡内部的结构也无法辨认,只有周围城墙还断断续续,新旧拼接。

“不看电影的话,就感觉这里面——那啥嘛!”坐在黄包车上的男女闲聊。他们身旁,“龙门客栈”布店招悠悠摆向一段明代土墙。
墙外,贺兰山层层如墨染。我想,他们大概来自南国温柔乡,才看不懂这珍贵的荒凉。

走在已经被踏得光滑如石的城墙上,夕阳从贺兰山照来,暮鸦回翔,如意客栈、顺风镖局披着落日余晖,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声明: 本站内容为网友自行发布,相关版权(包括不仅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归属原作者所有。在未征得本站或者原作者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视频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当前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可及时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旅游攻略

户外骑行 | 成都骑行宜宾 290KM

2024-6-15 12:20:35

旅游攻略

骑行骑行 | 折叠车 | 再一次一个人骑行钟鼎寺

2024-6-16 12:19:1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这将关闭于 0

在线客服
途川户外
我们将24小时内回复。
2024-09-20 08:42:43
您好,川西,西藏,青甘大环线,新疆,云南精品小团自驾游报团/拼车/包车/租车/定制旅行等服务产品,全程无购物,无任何套路,随玩随停,沿途旅拍,如果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